解读|《“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日前,民航局发布《“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对《“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关建议。“十四五”进程过半,航空物流发展“期中考”成绩如何,中期评估工作具有哪些重要意义?当前我国航空物流面临怎样的发展形势,有哪些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下一步,如何更好推进《规划》实施?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

  较好完成主要目标重点任务 发挥《规划》导向作用

  作为规划实施的法定程序和关键环节,中期评估是规划编制实施接续奋力的重要一环。2023年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的通知》,全面启动“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同年2月28日,国家发改委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单位、各省市等地方发改部门召开了“十四五”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启动会,对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工作作出重点部署。“做好规划中期评估工作,既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工作部署的具体体现,也是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的重要举措,对各行各业都是一件大事要事。”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评估报告》的出炉经历了深入调研与广泛的意见征集。2023年3月,民航局运输司会同相关专家组成物流专题规划评估课题组,研究开展评估工作;2023年4月,面向全行业开展问卷调研,广泛收集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及相关业务司局、重点航空公司与机场、无人机物流企业等对航空物流发展的意见建议,编制形成了评估报告初稿;随后,课题组前往北京、鄂州、成都、重庆、杭州、郑州等地,与机场、航空公司、货代企业等现场交流座谈,实地校验发展成绩与问题,并于2023年8月组织主要货运航司、运输机场在京现场研讨,充分吸纳行业意见建议,最终在前期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充分对接《“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成果,深化完善《评估报告》。

  “十四五”前半程,中国民航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行业发展面临超预期冲击的背景下,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克服了种种不利因素影响,有效推进了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显示,《规划》提出的14项发展指标,有8项完成效果较好,剩余指标中,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货邮吞吐量全球排名和航空公司货邮周转量全球排名这两项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重点任务全面有力推进,预计至2025年能基本如期完成;重点工程实施成效显著。《评估报告》还结合发展形势研判,对于部分指标提出了调整建议。

  “中期评估有助于利用具象化数据指标,认真分析排查行业实时存在的短板弱项、堵点难点、风险隐患,切实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有效推动规划后半程的顺利实施。” 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中期评估还有助于更好统筹当前与长远,系统分析当下国内外环境的新情况、新变化,研究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政策举措,为高质量编制实施下一轮的“十五五”规划奠定工作基础。

  航空物流未来机遇挑战并存 稳中求进积极应变

  《评估报告》显示,“十四五”前半程,航空物流业务规模稳步恢复,安全可靠总体向好,智慧货运稳步发展;市场竞争能力、物流网络布局、生产服务能力、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优质高效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智慧货运、枢纽功能等方面先进完备保障体系加速构建,规范标准、资源配置、监管运行、协同治理、风险管控等方面精准协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航空物流服务能力提升、航空物流设施提升、航空物流试点等一批重点工程实施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十四五”后半程,我国航空物流仍将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结构性矛盾、制度性障碍等仍是发展中亟需解决的深层次问题。《评估报告》分析,当前,疫情等因素对航空物流发展影响深远,我国航空物流综合保障能力有待提升,航空物流生态亟待健全,全社会物流成本仍然偏高。从发展形势上看,后疫情时代,航空物流供给能力将稳步提升,同时来自公路、铁路运输等方面的竞争持续加剧,叠加经济、油价、汇率等因素影响,航空物流发展实现“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面临较大挑战,稳中求进、积极应变将是航空物流发展的主题。

  从市场需求分析来看,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提出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等,对航空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据预测,2025年民航货邮运输总量将达到755至850万吨。国内市场受宏观经济复苏和消费结构升级带动,国内货运加快增长,预计到2025年达到520万吨;国际市场受国际经贸形势、货机运力等影响,增长趋势存在一定波动,按照乐观、中观、悲观三种情景分析,预计到2025年国际货邮运输量分别为330万吨、280万吨和235万吨。

  为了做好物流专项规划与《“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的衔接,结合形势分析研判,《评估报告》建议对《规划》中的部分指标作出调整,将2025年航空货邮运输量规划目标由950万吨下调至800万吨,其中国际航空货邮运输量下调至310万吨;航空货邮周转量下调至315亿吨公里,其中国际航空货邮周转量下调至235亿吨公里,全货机载运率下调至75%,全货机日利用率下调至5.5小时/天。

  《规划》提出的14项发展指标可分为业务量及关联指标、技术服务类指标(如智慧设施国际航空枢纽覆盖率)两大类,本次重点调整的指标主要为业务量(包括货运量等4个指标)及关联指标(全货机载运率、全货机日利用率)。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业务量及关联指标作出适度调整,主要基于对货运需求及供给变化趋势的综合考虑。“一方面,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行业发展步入‘运输生产回归自然增长’新阶段,预期‘十四五’业务量后半程我国航空货运市场将保持相对较为平稳的增长态势,业务量将难以实现《规划》原预期。另一方面,近年来航空运输市场供给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根据IATA等机构分析,随着全球疫情的消除,国际客运市场加速恢复,持续增加的腹舱运力促使全球货运运力供给大幅增长,未来全货机运营将面临较大的运行压力。”

  推进航空物流发展转型升级 确保圆满完成《规划》

  “十四五”后半程是《规划》实施落点的关键阶段,如何更好推进《规划》实施?对此,《评估报告》提出了多个方面的建议。

  围绕增强网络服务水平,完善物流生态体系,《评估报告》建议,支持枢纽机场建设特色全货机航线网络,加大全货机航线网络对“一带一路”“空中丝绸之路”市场支撑力度,增强航空物流网络与产业网络的协同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需求与航空物流的精准匹配,推动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

  在提升专业保障能力,推进智慧绿色发展方面,《评估报告》建议,推广使用ETV、AGV、自动分拣系统等设施设备,鼓励以机场为核心构建航空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引导航司加快智慧化发展,积极提升货运单证电子化率;推动民航与其他交通方式融合发展,实现民航信息数据与多种交通方式的共建共享与互联互通。

  针对强化关键资源配置,完善现代治理体系,《评估报告》提出,强化资金、机队、时刻、航权等资源的总量供给,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聚焦航空物流发展中安检、通关等关键环节,以及跨境电商、生鲜冷链、危险品运输等变革性需求,完善规范、标准及监管体系。

  重点工程对于《规划》实施十分重要。《评估报告》建议,推进重大工程落地,总结推广形成规范。支持跨境电商带电货等特货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形成重点枢纽规模集聚效应。引导无人机物流完善拓展应用场景,提升低空物流服务保障能力。结合航空物流发展的新需求及新技术,通过多种方式自行研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升行业整体信息化和互联互通水平。

  《评估报告》还提出,强化规划引领作用,超前谋划重点工作。适时启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针对航空物流发展中面临的重点、难点和堵点,提前部署前期研究课题。坚持问题导向,开展航空物流发展形势及风险对策研究,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加强跟踪研判,为科学决策及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行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以民航高质量发展为指引,聚焦航空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加强资源要素协同,推进航空物流发展转型升级,确保圆满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规划指标及重点任务,助力全面开启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