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沃飞长空载人eVTOL在欧洲中心试飞抵达都江堰,开启城市空中交通试验;金堂,成都淮州机场的天空之上,固定翼飞机一架接一架划过天际,载着游客空中俯瞰花海;彭州,桂花镇鹿坪社区的天空中,无人机载着外卖穿行,将咖啡、美食送至市民身旁……
4月22日,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四川分会场暨成都知识产权保护高地建设分会场活动在成都市举行,现场发布低空经济领域全国首个《低空经济专利标准双导航报告》,将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文旅产业等众多领域给予发展指导。

融合分析专利数据和标准数据
提出产业发展建议
“专利标准双导航是通过将专利数据和标准数据进行融合分析,统筹考虑技术创新与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协同联动,最终提出产业发展建议的工作路径。”据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晓占介绍,双导航是在专利与标准融合发展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创新工作模式。
于政府而言,双导航通过对区域产业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的深入分析与预测,从专利与标准数据中挖掘信息,为优化产业布局、集聚创新资源、精准招商引智等提供产业创新规划建议,助力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等政策实施。
于产业和市场主体而言,双导航能够精准定位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口,形成涵盖技术方向、攻关内容、预期目标、高价值专利布局和高质量标准制定等内容的技术攻关项目清单,推动双导航成果切实落地。
制定8张清单
引导企业布局高价值专利
《报告》将如何让低空经济“振翅”,助力产业蓄势起飞?记者了解到,《报告》锚定专利布局与标准制定热点、趋势及空白点,形成产业图谱、企业引育、人才引育、技术攻关、专利布局、标准制定8张清单。
目前,基于近36万条专利数据和2000余项标准数据,构建产业链韧性评估模型,一批具有一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话语权,但尚未被重点关注的低空经济企业已被识别出,形成产业动态全景图,明确产业发展定位。
通过开展专利导航研究,识别出纳米增强碳纤维材料、地面控制站、无人机机翼设计、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整机研制等专利布局热点,形成低空经济专利布局热力图,引导企业布局高价值专利。
同时,搭建起低空经济专利标准信息公共服务专题数据库,提供快捷的标准查询、查新、文本下载服务及标准制修订技术辅导服务,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提供标准引领支撑。并实施全链条质量提升,建立“链主引领+链员协同”质量提升模式,推动全链条联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