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无人机场站的建成,标志着银川市自然资源监管正式迈入‘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模式。” 4月14日,银川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银川市筹划建设的“凤眼慧瞰”低空无人机公共服务应用项目,已建成8座应用场站,实现5分钟快速响应飞行、低空巡检全视角。
“凤眼慧瞰”低空无人机公共服务应用项目集成先进的无人机技术与卫星遥感能力,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银川市自然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的操作室内,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控无人机的飞行状态。以往依靠人工观察、车辆巡航、固定探头拍摄等传统监管方式,如今已升级为“空中+地面”的立体监管模式。(紧接第一版)工作人员在操作室远程下达任务,无人机便能在三五分钟内快速抵达现场作业,极大地提高了监管的时效性,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如果遇到暴雨导致路面积水,可以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到达之前,利用无人机快速呈现巡检范围内的地表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支持,确保交通畅通。”技术人员介绍,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后台会自动报警并拍照取证,工作人员可在操控室第一时间远程操控,实现定点悬停、疑点放大、精准识别。
据了解,无人机还可搭载探照灯、喊话器等设备,满足多场景作业需求。例如,搭载红外热成像相机后,借助高分辨率成像能力和AI图像识别技术,无人机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和环境的限制,只要有明显的温度变化,就能被发现,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林草防火、人员救助等工作中,都可以拓展应用、大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