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随着各项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新疆民航运输生产开局良好、动能强劲,呈现出客货两旺、量质并举的特点,展现出旺盛活力和巨大潜力,航空运输市场预期持续向好。
从一季度指标看增长,“稳”的基础牢。三大指标均达到新疆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全疆27个运输机场一季度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139.2万人次,同比增长12.2%;累计完成货邮吞吐量7.6万吨,同比增长50.6%;累计保障运输起降10.5万架次,同比增长16%,三大指标均达到新疆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春运主要运输生产指标均呈两位数增长,顺利保障完成历史最繁忙春运,40天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539.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3万吨,航班起降4.9万架次,同比分别增长15.1%、59.7%、18.2%。新疆民航一季度取得“开门红”的良好成绩,也折射出全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激发、预期改善,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和增强。
从一季度生产看质量,“进”的动能强。国际及地区航线运输生产指标全面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旅客吞吐量累计完成14.2万人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5.3%;保障运输起降架次完成2865架次,较2019年同期增长27.9%;特别是“天山号”全货机等执飞的国际货运航线拓展覆盖中西亚及欧洲地区,国际货邮吞吐量累计完成2.2万吨,较2019年同期增长1359%。部分重要节点机场旅客增速提升明显,喀什机场、伊宁机场分别累计完成102.3万人次、56.8万人次,分别同比增长25.1%、31.2%,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带动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助推作用更加明显。支线航线网络加快拓展,全力推进促消费和惠民生紧密结合,民航发展更加普惠均衡,一季度累计运营111条支线直飞疆外航线,104条支线间互飞航线,塔什库尔干、若羌、且末等边境地区、边远地区航点联通能力有效提升;阿勒泰、富蕴等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速超40%,有力促进地区冰雪旅游消费市场发展。
从一季度变化看大势,信心底气足。今年以来,新疆经济运行开局平稳,工业生产总体稳定,投资较快增长,消费市场回暖明显,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持续推进,这些都为新疆民航拓展市场激发了巨大潜在需求。从新疆民航自身看,随着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工程项目通过行业验收并进入投运倒计时,意味着乌鲁木齐国际航空枢纽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将具备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5万吨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枢纽能级得到大幅提升;将进一步增强区位门户复合型枢纽的竞争优势和辐射能力,推动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实现新疆航空市场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将更好锚定新疆在国家全局中的“五大战略定位”,形成新疆民航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