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方亚芬
当旅客们满心欢喜地踏上归乡之途时,空管气象人早已在岗位上严阵以待。他们如同敏锐的气象侦察兵,精准捕捉天气变化,为春运期间的航班安全与顺畅运行保驾护航。
方超,作为一名资深的航空气象观测员,已是科室里的中流砥柱。方超的工作场所——气象观测场,虽远离喧嚣,却同样分秒必争。凌晨五点,第一缕阳光还未照亮机场,他与同事完成交接班后,便熟练地开始进行各项仪器设备的检查。天刚蒙蒙亮,室外温度较低,霜,就在这样寒冷的环境中悄然形成。霜的观测有着具体的标准,只见他小心翼翼地靠近观测区域,仔细观察物体表面是否有霜的出现,查看地面、草叶、树枝、飞机蒙皮等物体上霜的凝结情况,判断霜的厚度、密度以及覆盖范围,认真记录下每一个数据,以便在霜冻气象条件下为用户运行决策和工作实施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24小时里无论白天黑夜,每隔半小时,观测员就要对跑道视程、温湿、气压、风向风速等数据进行精确测量和记录,并确保在4分钟内将最新的一份气象报文及时准确地发布,参与全球气象情报交换。除了仪器探测,观测员还要通过人工的方式时刻关注云、能见度和天气变化。在每次发布报文前,他们都会来到观测平台,抬头仰视天空,仔细辨别云的种类、高度和移动方向。在复杂的天气条件下,云系的变化往往是天气转折的重要信号。“气象观测工作或许在外人眼中略显枯燥,每日重复着同样的流程,记录着各类数据,但我们深知肩负的责任重大。我们发出的每一份报文数据都可能是飞行决策的重要依据。”方超自豪地说。
在春运期间,许许多多像方超这样的气象观测员们用对工作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诠释着对使命的担当。空管气象人虽然身处幕后,却也一样牵挂和守护着每一位旅客的出行,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和付出,为春运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