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运,从1月14日拉开帷幕,至2月22日结束,为期40天。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承载着无数人归家的期盼,也考验着交通运输各部门的应急能力。1月19日晨曦微露之际,成都天府机场被大雾笼罩,一场低能见度挑战悄然降临。
“CCA4597已经由于天府机场低能见度备降双流了,预计后续低能见度情况还会持续。”前来接班的西南空管局空管中心数据计划室带班主任龙俊伟和管制员李杰,听到交班管制员这样的消息,原本以为这场大雾会很快消散,然而,后续的形势却愈发严峻。气象部门发出提醒,天府机场的跑道视程(RVR)持续降低,由于地面升温缓慢,天气好转的时间将延迟。同时,宜宾、南充等小型机场的能见度也开始变差。
面对突发状况,带班主任龙俊伟迅速做出反应。他结合气象部门的研判,依据前期数据计划室针对低云、低能见大面积返航延误的处置预案,立即进行席位分工。主用席位管制员全力处理返航备降航班,对一线部门通报的备降航班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准确地拍发CPL电报;备份席位管制员则负责处理正常电报及计划。
在接下来的近3个小时里,关于备降的电话铃声不断。龙俊伟和李杰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细致高效的工作作风,有条不紊地应对着每一个航班的备降需求。他们的努力,确保了本次低能见度下的大面积备降得以顺利保障。经统计,此次共保障备降航班59架,其中因天府机场低能见度备降的有53架,宜宾备降5架,南充备降1架。
此次低能见度保障,是2025年春运开始后的第一次大范围、大面积备降保障行动。它不仅为数据计划室的管制员们增添了信心,有力证明了他们有能力、有信心安全顺利地完成春运保障任务,也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后续,数据计划室将针对此次备降保障进行全面复盘分析与总结,针对各时期可能出现的典型情况加强培训,不断提升管制员的技能水平。在春运期间,数据计划室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服务意识,确保充足的值班力量,全力以赴打好2025年开年的这场硬仗。每一位管制员也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2025年度的席位工作中,为春运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西南空管局(杨翼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