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网讯(通讯员:李弥科 许梦婷 李子豪)2025年4月22日,新疆首个高原机场——新疆机场集团昭苏天马机场迎来通航三周年。这座海拔1739米的机场自2022年4月22日投运以来,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0.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63.7吨,航班起降2546架次,三项核心指标增幅巨大,成为伊犁河谷联通内外的“空中走廊”和边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三年跨越:从“高原孤岛”到“航空枢纽”
新疆机场集团昭苏天马机场的建成彻底改写了昭苏县“交通末梢”的历史。通航前,从昭苏到乌鲁木齐需9小时车程,如今乘飞机仅需1小时。三年来,机场航线网络持续拓展,目前已开通乌鲁木齐、阿克苏、库车、库尔勒、塔城、吐鲁番、阿勒泰7座城市的定期航班,并于2025年7月计划新增昭苏—郑州—成都出疆航线,进一步融入全国航空网络。
作为新疆首个高原机场,新疆机场集团昭苏天马机场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展现出卓越的运营能力。2024年冬春航季,机场通过优化航班时刻、强化应急保障,在雪季早、雪期长的环境下实现航班正常运行,保障旅客出行顺畅。2024年旅客吞吐量同比激增465.8%,货邮吞吐量增长20.7%,彰显了新疆机场集团的韧性与活力。

产业融合:航空撬动全域旅游与特色经济
机场通航为昭苏县“全域旅游”战略注入强劲动力。2023年,昭苏县接待游客651.7万人次,旅游收入25.4亿元,同比增幅超130%;2024年1-11月,旅游收入29.14亿元,同比增长18.87%,其中通过机场抵达的游客占比显著提升。 新疆机场集团昭苏机场全力打造“航空+低空+旅游”融合发展新模式,持续推出“机票+景区”“机票+酒店”“门到门接送”等一系列“航空+”特色延伸服务产品,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满足大家日益多元、日益增长的出行与旅游需求。
在物流领域,机场货邮吞吐量从2023年的25.3吨增长至2024年的30.5吨,增幅20.7%,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如昭苏油菜蜜、黑菜籽油、昭苏马肉等)外销提供了高效通道,进一步打通“空中丝绸之路”经济带。
协同发展:构建边疆综合交通体系
为提升旅客出行便捷性,机场与地方政府建立“空地联运”机制:
交通接驳:与昭苏县交通运输局、出租车公司联动,实现航班与县域客运线路无缝衔接,确保旅客“下飞机即上车”。
应急保障:与公安局、卫健委等部门建立联勤机制,签订4家航班延误协议酒店,保障特殊情况下旅客食宿需求。
智慧服务:升级候机楼设施,引入LED大屏播放乘机教育宣传片,组建志愿者队伍,为特殊旅客提供“一对一”帮扶。
此外,机场还积极参与地方生态保护,通过优化飞行程序减少对周边草原、湿地的影响,并与林业部门合作开展航空巡护,助力伊犁州森林资源保护。

未来展望:打造“航空+”立体发展格局
2025年昭苏天马机场计划加密现有航线,开通昭苏—郑州—成都航线,推动“航空+冰雪旅游”产品落地,助力昭苏“天山雪都”品牌建设,并引入通用航空企业,开展短途运输、航空研学等业务。
三年来,新疆机场集团昭苏天马机场以其独特的“高原天路”定位,成功搭建起边疆与内地之间的经济发展桥梁。从昔日的驼铃古道到如今的云端通途,不仅显著缩短了地理上的距离,更在促进经济循环、提升生态价值以及凝聚发展共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航空+旅游+物流”模式的不断深化,昭苏机场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新时代,续写“一带一路”倡议下边疆地区的崭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