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疆空管局 通讯员:牛墨、张彤辉、母江涛
“CZ6025,塔台,这是转场运行前25号跑道最后一班任务,感谢你们一直以来的信任与支持,我们一同暂别25号跑道,地空同心,26R号跑道再见。”随着新疆空管局塔台管制员的放行指令,4月16日19时58分,作为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转场运行前的最后一个航班,中国南方航空CZ6025航班从25号跑道腾空而起,呼啸着向远方翱翔而去,新疆空管局顺利放飞乌鲁木齐机场老航站区最后一架航班。

这一夜,无数目光聚焦于此,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新疆空管局顺利转场北航站区运行,同时也迈向了多跑道运行的“新纪元”。

周密准备:确保转场万无一失
为了确保北航站区转场运行的顺利进行,新疆空管局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成立了北航站区转场运行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北航站区转场运行保障工作,定期召开专项工作会议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提前选派经验丰富的管制员和技术人员前往广州、昆明、武汉、上海、兰州等地挂职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管制能力。针对多跑道、滑行道和空域变化,修订了32份工作手册,确保各项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积极与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各驻场航空公司等单位协调对接,明确各方职责和协作机制。累计保障了北航站区99小时的校飞时长和60架次的试飞任务,确保了二、三跑道、灯光系统、导航设备等各项设施的正常运行。多次开展多跑道投产运行前安全评估和专项隐患排查工作。通过制订防止落错跑道工作程序、采取“双重交叉检查”等风险防控措施,有效防止易发的落错跑道、跑道侵入、滑错路线情况的发生。这一系列的举措保证了转场运行工作的安全、平稳、有序。

严阵以待:空管保障不惧风雨
东南大风是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春季常见的天气,极端风速可达33m/s。转场前夕,乌鲁木齐国际机场遭遇东南大风天气,平均风速12-16m/s并伴有沙暴。16日晚,一场春雨对转场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麻烦,航空器集中出港、空中雷雨绕飞,使空管工作现场氛围紧张且严肃。面对这样的考验,新疆空管局积极协调转场相关单位,灵活使用空域,了解实时气象信息,做好对空中航空器的信息通报服务,及时加强值班力量,成功保障转场工作的安全顺畅,顺利实现“一夜转场”的目标。

关键时刻:迎接首班落地航班
4月17日05时20分,北航站区的26R跑道上迎来了转场后的第一架落地航班。“CZ6884,塔台,天山贺新航,丝路启华章!您是转场运行以后空管保障的第一架航班,安全与您同在。各保障就绪,欢迎‘回家’。”塔台管制员热情洋溢的欢迎航班归港。“塔台,你好,CZ6884。木棉映天山,天涯共此时。今天,我们带着梦想抵达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北航站区。我代表全体机组成员,代表中国南方航空,感谢各位同仁的匠心守护,此刻,我们共同见证历史,传承丝路荣光。未来已来,让我们携手开启新疆民航更加美好的新时代!”机组回应。这一起一降,不仅实现了物理空间的转换,更开启了新疆民航发展的新篇章。
随着转场工作的顺利完成,新疆空管局告别单跑道保障的历史,正式迈入多跑道安全保障的新时代。新疆空管安全保障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协同运行效率将进一步提升,助力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进一步发挥国际航空枢纽作用,为旅客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出行服务。新疆空管局将继续秉承“安全第一、优质服务”理念,统筹协调、强化担当,更好地为新疆作为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亚欧黄金通道的发展贡献新疆空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