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拍下8位造飞机的中国人,看着他们从自家后院起飞

2015年开始,

浙江青田姑娘徐晓晓穿越大半个中国,

拍摄了8位生活在小城镇的中国人

自己造飞机、实现飞行梦想的故事,

并集成摄影集《后院里的航空学》。

他们背后,是中国过万的民间飞机爱好者。

《后院里的航空学》摄影系列

在自家后院造飞机上天的中国人

开始这段疯狂且艰难的追梦之旅时,

他们大多已年过40岁。

靠自学,在自家后院、屋顶,

用田里干活的麻布、旧汽车的座椅

等最普通、廉价的材料,

设计、制造属于自己的飞机。

其中有一些人成功地飞上天,

另一些人也没能如愿,

有的甚至从半空摔下来,卧床不起。

“很多人只看到他们花了二三十年

就飞了20、30米,

而我看到的是他们倾注了几十年的生命,

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一条与徐晓晓视频连线

这一系列摄影作品被多家国际知名媒体报道,

世界被这群中国民间飞行家们的

精神和创意所震撼。

5月末,一条与摄影师徐晓晓连线。

自述 | 徐晓晓

编辑 | 朱玉茹 责编 | 陈子文

平凡生活中的浪漫追求

最初知道这群人,是我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很小的报道。一群和航空毫无关系的普通人,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做着一件被众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他们在并不富裕的生活中的这种浪漫追求,让我非常好奇:他们坚持不懈的热情是从哪里来的?如何克服技术和安全上的难题?又怎样在现实生活和梦想之间做平衡?

民间造机者的试飞影像记录

2015年初,我决定去拜访这些人,记录他们的故事。我打电话给当地各种渠道,甚至直接去村子里挨家挨户敲门问。这个圈子不是太大,只要找到一个人就能联系到其他的人。

最后,我花了10个月,拍摄了浙江、四川、广东3个省份的8位民间造机者。

王强与他设计、制作的飞机

居住在浙江慈溪的王强是我见到的第一位,也是圈里的名人。不少民间造机者是从他的故事里受到了鼓舞。

王强出生于1976年,因家境贫穷,很小就去外地打工,从事理发工作。

1990年代《航空知识》杂志文章

1997年,21岁的王强无意看见一本叫《航空知识》的杂志。那时他还从未坐过飞机,只远远地在天上看见过,杂志里的图片让他第一次了解到飞机里面的样子,还有不同的种类。

看得多了,王强开始照着杂志里的样子做些小模型,就用家后面竹林里的竹子、田里干活的塑料布这样的材料,不花一分钱。前前后后至少做了20架,但是都被他妈妈劈了烧柴了。

飞机的部件几乎都是王强自己用旧物改造的

王强也不放弃,模型越做越大。他不画图纸,就按照自己的思路买几根破铁管焊出架子,18块钱一根,一共用了6根。发动机是用老雅马哈摩托车的发动机改造的。

2005年7月份,他第一次试飞,行前测试一直出问题,直到黄昏才弄好。当时飞得很低,只有2米高,但是在场所有人都沸腾了,王强自己也很是惊讶。

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练习,这架飞机最终飞到了400米高。王强家距离试飞的地方有两公里路,他每次都要和住在隔壁的壮汉两个人扛着机身从农田里穿过去。

王强在郊外的马路上开着自己飞机

刚开始的时候,王强和别人说自己是造飞机的,很多人不相信。有一次他骑着辆破摩托去加飞机的油,被工作人员鄙视,说他有毛病,结果过一会儿他真的把飞机开去了加油站。“那人都傻眼了。加完了我油门一踩,唰的一声就开走了。”

王强曾一度想专职搞飞机事业,但是很难维持经济收入,家里还有孩子要养,他只能一边工作一边造飞机。

目前,王强的飞机最高已经飞到了1500米高,他还致力于为其他民间造机者提供买得起的配件。他对我说,“中国这么大,爱好者这么多,如果大家都有自己的创新和设计,遍地开花,那该有多好?”

王强在图纸旁画的画

王强的儿子,他说“爸爸造飞机,我长大了要造火箭”

赔钱、赔时间、甚至赔命的‘三赔’事儿

和圈子里的不少人比起来,王强的经历算是幸运的。我至今还记得拍摄中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做飞机就是个赔钱、赔时间,甚至有可能赔命的‘三赔’事儿。”

袁相秋在自家天台试飞自制的飞机模型

1952年生的浙江台州天台市人袁相秋,20岁就开始研究飞机,等到40岁才有能力着手制造。他回忆,“周围全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上哪里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啊。”

1996年,袁相秋去县城买年货,偶然发现了《航空知识》杂志,坐在门口台阶上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直到天黑,把年货忘得一干二净,回家被老婆大骂一通。

袁相秋造过8架飞机,现在只剩下3个轮子,其他的都被家人当废铁卖了

之后,他改善了第四架自制飞机,并成功上天。尽管飞行高度大概只有1米,时间只有几秒钟,袁老依然激动不已。

这几年因为农村建设,场地受限,他已经没办法再造飞机了。他给孙子取名“晨翔”,因为自己的每次试飞都是在清晨,想把梦传递下去。

曹正书在家中

四川绵阳安县的曹正书因为家穷没有读过书,一字不识,圈内广为流传的飞行杂志他完全看不了,全靠自己摸索。

他称量鸽子的身体比例,以此为模版设计;还在自己家办了个简陋的农机维修站,帮村民维修各种机械积累经验,顺便捡些别人不要的部件改造了用在自己的飞机上。

曹正书的工作台,他梦想着能造出杂志封面上那样的直升机

从1984年开始研制飞机到现在,老曹造过的飞机多到自己都数不过来,却没有一架成功地离开了地面。

村里不少人嘲笑他,还有人跑去偷他的机架和发动机卖废铁,但今年已80岁的曹正书依然在坚持,每天睡觉都要守在模型旁。

退休后,金绍智开了一家小诊所

1944年生的金绍智是个航模发烧友,2007年退休后开始造飞机。也许是航模知识的加成,他先后改造和自制的数台飞机都成功升空。

2013年,他在和另一名发烧友一起试驾自制机时从空中摔了下来,昏迷了一整天,小腿骨折,肠破裂。

金绍智发给徐晓晓的试飞视频,他起名“你开车我开飞机”

家里人被吓得不轻,金绍智却不以为然,修养了不到8个月,又开始了飞行训练。他说,“我这不是疯狂,是热爱!”

后来,家里人没办法,只好通知交通局,一看见金绍智拉着飞机出现在丽水的路上,就把他拦下来请进局里,直到天黑才让他走。

金绍智在试飞时放开双臂

“我现在都用汽车拖着飞机上高速,去附近的城市飞。”金绍智悄悄告诉我,淘气的神情还像个小男孩。

受伤的苏桂滨一聊起做飞机就变得精神起来

潮州的苏桂滨12年前进入这个圈子,制造了超过50台旋翼机,总飞行时间超过1000小时,高度超过4800米。

他的零件都是东拼西凑的,座椅是摩托车上的,操纵杆是游戏机把手。家里人觉得他不务正业,妻子甚至说你不要拖累我了,离婚算了。他不受动摇,但总提醒自己要更谨慎,每次试飞心里都挂念着家人为他担心。

事故后,只能卧床的苏桂滨

不幸的是,苏桂滨在2014年的一次试飞中发生意外,飞机撞上电线杆坠落,他神经受损下半身失去知觉,目前只能卧床养伤,不知道能不能完全恢复。

“我躺在床上,每天做梦都想开飞机飞到我们家门口那座山上看风景。我的梦想依然没变,活到老,飞到老。”他告诉我。

苏桂滨以前总在家里的天台上做飞机,女儿放了一个风车在那里祈祷他能早日重新飞行

脚踏实地,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在很多人看来,他们就是一群疯子,花20、30年,赌上一切,就飞了20、30米,有的还“一事无成”。但在我看来,他们是一群英雄,倾注几十年的光阴,向所有人证明“不可能的事情”也可以被实现。

他们中绝大多数人的梦想都很朴素,就想飞过家门口的那片油菜花的高度。但也有不少民间造机者怀揣着超越个人的志向。

张斗三和他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

张斗三是这群人中最天马行空的。他小学没毕业,航空知识近乎为零。最初所有人都觉得他在“痴人说梦”,零件工厂还开出过80元一个螺丝的天价,就为了吓跑他。

这些都没能阻止张斗三。1998年,经过3年的努力,他终于打造出第一架轻型飞机,并试飞成功。在8.5米长的双翼上,张斗三写着:“我来自潮州,爱拼才会赢。”

张斗三的草图和模型

现在他正在制作第五架原创飞机,他告诉我这将是一架适应在树林和山谷间飞行的直升机,希望研制成功后能在发生灾难时帮助救援。

“现在的社会观就是要赚钱,你不去赚钱还老花钱,人家都说太笨了。但是我的人生价值不是这样衡量的,我就是要做自己的发明,做对社会有贡献的发明。”

何东飙和他的飞机工厂

浙江萧山人何东飙原本做环保设备,11年前对飞机产生兴趣,组建了一个造机团队,目前已经造了超过25架飞机,甚至得到了商业市场的肯定。

他幻想,“以前学开汽车家人都会反对,觉得不安全,现在这已经是一种基本的技能。也许30年之后,人们见面会问‘你有没有飞行证?’小镇之间大家开飞机串门一下就到了。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相互帮助,以后会到这种水平的。”

徐斌早年造飞机时的照片,村民都围着他看热闹

徐斌作为圈内的首席工程师和试飞员,心中也有同样的愿景。

从18岁有飞行梦到真正飞上天,他花了14年。32岁的时候,他驾着自己的飞机,飞了25分钟。发动机是他网购的,驾驶椅是汽车上拆下来的,机翼、机身及旋翼都是自己手工做的,一共花了约3万元。

徐斌和他的民间飞机展览馆

徐斌自办了一间“民间飞机展览馆”,目前已顺利开幕,展示了10几架民间造机者的飞机。他的梦想是收藏所有中国民间飞行爱好者的作品,并在门口建跑道和办航展,让所有感兴趣的人有一个见面交流的机会。

拍摄结束后,我决定和徐斌一起试飞。开放式的机舱除了一条安全带之外没有任何的安全措施,我其实挺紧张的。

试飞时,徐晓晓拍摄的徐斌背影和脚下的风景

中途我看了徐斌一眼,他开心得就像个孩子,非常地享受。那一刻,我也被他影响。我低头看见脚下的湖泊反射着夕阳的光芒,那是我见过最美的风景之一。

做飞机就像是这群人的生命,他们完全沉醉,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不做空梦,脚踏实地,很打动我。我想借用这个系列向大家展示一个充满乐趣和创造力的世界。

拍摄中的徐晓晓

一个无关名誉、地位、金钱的梦想世界

我出生在浙江省青田县,著名的侨乡。

14岁,母亲接我来荷兰,觉得特别陌生,无助、孤独、封闭,无法沟通,也不被理解。有一种随波逐流的感觉,脚下没有根。

徐晓晓返乡拍摄的系列作品《通往金山之路》

直到2013年,我重返青田县,拍摄了那里移民村的故事。

青田县移民村内的老人和孩子

村里普遍是老人在带小孩,小朋友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问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想还是不想父母,和我小时候一样。我才知道,原来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故事。

通过拍照,多年来在心里堆积的感受好像找到了一个渠道。它让我首先寻回了和自己内心的连接,获得一种身份认同,然后通过做不同的项目,和外界建立联系。

野长城沿线风景(《饮马长城窟行》摄影系列)

2017年,我从山海关开始,历时一年到嘉峪关,拍摄了野长城沿线人们的生活状态。

25000公里,空旷的地貌,加上年轻人的离开,大片被遗弃的村落看起来有些荒凉衰败,这种苍茫感与我自身的疏离感产生一种共振。

但是我也感觉它经常透露着生命的希望。这种对比时常出现在我的照片里,旧与新、被忘记的与未来。

周边村民多数以牧羊、种地为生

周边的村子过着很传统的农耕文明生活。有人在长城上种地养猪,有人在堤楼里摆上了拜祭的观音像,有人直接住在里面。

路上遇见了一群很有意思的人,长城守护员。他们大部分都是当时修筑长城的士兵们的后裔,觉得自己有义务来保护长城。

长城守护员,梁庆立

梁庆立,80后,不想出去打工,因为要守护长城。他的家人也受他影响,女儿每天都要陪着他一起去巡逻。

许国华展馆里的文物

许国华,自费包山护林修护长城,建立展馆,对里面的每一件文物都如数家珍。

民间流传的以张鹤珊为主人公的连环画

张鹤珊,外号“长城活地图”,对他守护的10公里长的长城的每一段城墙、每一座堤楼和故事传说都了如指掌。他守护的这一段至今还保存着明长城的原貌,吸引了不少游客,顺便还带动了附近村里的经济。民间有人专门画了一本关于他的连环画,画里他就像是个英雄。

在拍摄他们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动力,鼓励我也往自己的目标迈进。

他们和造飞机的人有相似之处,打破了框架,遵循自己的内心。他们的世界无关名誉、地位或金钱,而是通过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法,一步一步把不可能变成现实。

特别提示:爱好制作飞机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安全,自制的飞行器上天飞行是严格受到国家管理的,有这方面兴趣的人应该在有经验的人的指导下进行飞行。鲁莽的飞行会出现不可想象的结果。

影像资料由民间造机者本人和徐晓晓提供。

(来源:一条)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