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工智能(AI)到先进的空中运输工具、机器人、无人机、超轻材料、云端数据系统、3D打印、替代燃料、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大数据和物联网(IoT)等,这些新航空技术的出现对航空运输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正重新定义航空领域。然而世界经济论坛(WEF)指出,由于没有足够的监管框架来帮助其部署,大多数的创新可能无法在空中运输领域产生预期的价值和变革。
目前的预测表明到2023年,航空业人工智能应用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46.4%。这一趋势可能会与其他技术相复制,为航空旅客提供个性化和优化的旅行体验,和为其决策过程提供支持,并消除航空旅行中的不确定性。
然而在某些无法预料情况下,这些技术也可能会加剧运输问题,产生新的风险或导致效率低下,这可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现有航空运输系统的可持续性。
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框架内,国际民航组织承担了监管机构的角色,包括为航空部门技术等领域的行业增长和进步提供全球指标。民航组织的作用包括监测和收集关于航空基础设施的数据,以及不同国家为促进创新和促进可持续工业化所作的努力。然而,核心问题是航空法规如何影响技术部署和可持续性发展。
从监管角度来看,我们需要更多的规范,以便在新兴航空技术部署之前对其进行运行测试。根据一份关于2050年飞机技术规划(ATR)报告,国际航空运输协会表示有必要审查现有法规和航空标准,以确保新兴技术的部署不会妨碍航空利益相关者承诺的气候行动目标。
目前的预测表明,新航空技术的诞生可能会将航空客运量的年增长率提高到3.7%左右,这将导致该行业产生更多的污染物排放。然而,航空利益相关者已承诺到2050年将其碳足迹减少50%。这需要更多的监管和基于市场的措施,以实现新兴航空技术的可控部署,并减少其相关的不利环境后果。
Clean Sky-2联合技术倡议(CSJTI)反映了欧盟的航空利益相关者在监管创新航空技术,和利用其能力实现“高成本效率航空运输系统”,以及使用“超绿色”技术构建可持续创新生态系统和运营环境方面所做的工作。国际民航组织认为,监管措施必须成为未来飞机和航空技术创新和部署的支柱。航空技术的监管应侧重于遵守现有标准,包括环境、设计规范和操作方面。
尽管对技术监管需求迫切,但这些努力不应造成阻碍,限制未来的创新。因此,监管过程应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法,重点是提供灵活和前瞻性的立法。成果应该是一个实用的运营框架,激励航空行业的专业人士带来安全、可靠和可持续的最先进的航空技术和解决方案。
举例来说,自主、无人驾驶或无人机的法规应以设计标准和立法为基础,规定其使用超视距技术(BVLOS)。该法规还应响应“安全方面”和风险管理流程,以确保航空技术的部署不会对飞行员、乘客和公众造成安全风险。安全监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其他领域包括与空域中其他系统的整合和互操作性以及维护需求。
作为监管的一部分,未来航空技术的运营商必须确保这些创新符合保险合规要求。此类法规提供了一种机制,以保障运营商免受意外事件造成的任何责任和其他成本。
该法规的目标应是对航空技术的开发和运营实施控制,这些技术在部署时可能危及人身和网络安全。
因此,这些法规应该对特定技术所产生的安全问题作出回应,包括非法干扰和与技术有关的安全威胁,其会影响到民用航空系统,包括预订系统、护照管制系统、云端数据系统和离境管制系统等等。
随着航空公司从新冠疫情的冲击中恢复,员工短缺问题在许多机场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员工们对他们的工作环境表示不满,称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工作压力增加,工作时间长,这种情况迫使许多人辞职,导致了人员短缺问题。对于一些航空公司来说,人员问题是由于许多机场在疫情开始时启动的提前退休计划和裁员。这些问题为许多机场带来了混乱,阻碍了常规的运作。
持续的技术进步为航空业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由于航空公司缺乏执行这些新科技的人员,使得利益相关者处于一个十字路口。航空技术的更大扩展也引发了一系列安全、安保和运营问题,业界应重视并对监管机制采取主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