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年是GE航空航天首次以独立的身份参加珠海航展,拆分之后对于中国市场有什么规划,本次有什么签约活动?
伟明:GE航空航天几乎是每一届珠海航展我们都参加了。这次是GE航空航天首次以独立公司身份亮相珠海航展,并以“打造未来航空”为主题,首次在珠海航展上展示2×1.44米的可持续发动机革命性技术验证项目(RISE)模型。我们另外的一个展台是CFM国际。CFM的展台展示了 LEAP发动机1:1.5剖面模型。今年也是CFM国际成立50周年,邀请了100多名客户代表共聚金湾艺术中心,以“共铸非凡”(Extraordinary Together)为主题,举办了CFM国际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签约方面:我们以及CFM国际在本届航展期间与厦门航空、海南航空、春秋航空、长龙航空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订单总金额近19亿美金,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市场布局。(GE航空航天与厦门航空签署8台GEnx-1B发动机采购协议,为3架波音787飞机提供动力;GE航空航天与春秋航空签署58台CFM56-5B发动机送修协议;CFM国际与长龙航空签署13台LEAP-1A发动机采购和服务协议,为6架空客A320/A321飞机提供动力装置;CFM国际与海航航空深化机队选型与战略合作)。
拆分之后,GE航空航天布局中国、深耕中国的信心和承诺不变。我们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更大了。现在整个大修厂网络都建立起来了。2023年,我们在上海临港建立起了一个快修中心,可以解决发动机一些小的问题,减少turnaround time;这也是GE航空航天全球7大发动机快修厂之一,从去年开业到现在,已经完成16台发动机的快修。目前计划年产能40台,已将维修工位从1个扩充至7个;2024年范堡罗航展期间,我们宣布和厦门太古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扩大合作,主要是针对GE90 和GE9X 的维修;我们也会继续提升LEAP发动机维修能力(临港快修厂和四川SSAMC的快修,SSAMC大修能力的发展等)。还有与海航合作的海口吉耐斯大修厂,主要是B787机型GEnx-1B发动机维修。此外在生产端,我们在苏州的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工厂,为GE航空航天全球的发动机提供零部件生产制造。今年3月初宣布增加投资520万美元,用于支持LEAP发动机产能增加和GE9X新品的量产启动等。
记者:当前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全球航空业的发展趋势,对于航空制造业也是如此。GE是全球航空发动机的巨头,请问在发动机技术上GE有何创新发展和规划?
伟明:我们一直在发动机技术上不断创新,提高安全可靠性,降低油耗和碳排放。在可持续发展领域:GE 航空航天和 CFM国际现阶段发动机的油耗和碳排放已较上世纪 7、80 年代降低 40%。LEAP发动机相较于CFM56发动机油耗降低15%;GEnx发动机相较于CF6发动机油耗降低15%;GE9x发动机相较于GE90发动机油耗降低10%;Catalyst 涡桨发动机对比市场同类产品油耗降低20%。在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领域,GE/CFM 所有发动机都支持使用 SAF。今年,商飞C909(原ARJ21) 和 商飞C919 分别完成首次加注 SAF 的验证飞行,9 月东航 商飞C919 完成首次加注 SAF 的商业飞行。这两款机型采用的都是我们的发动机。
另外,我们正在开发下一代窄体机发动机。RISE的全称是“可持续发动机革命性技术验证项目”,也是FM国际面向未来航空的重点项目。项目2021年6月份正式启动,目的是要开发和验证一系列可持续发动机革命性创新技术,比如大家看到的这种开放式风扇,还有紧凑型核心机、混合电力、先进材料、先进冷却技术,以及可持续航空燃料(SAF)100%兼容和氢燃料燃烧等等。我们目标是较现役最高效的单通道发动机,也就是LEAP,减少20%以上的油耗和碳排放。到目前为止,GE航空航天和赛峰集团的2000多名工程师参与RISE项目,已完成250多项测试,包括部件和性能测试。预计2030年之前,我们能进行地面和飞行测试。当然现在下一代的飞机还没有出来,我们而正在和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商紧密合作,为下一代飞机的推出做好准备,最终确定开放式风扇设计并制定认证监管框架 。
在可靠性方面,我们通过对现有发动机推出的性能改进计划(PIP),进一步提升了发动机的可靠性。比如得益于高压压气机、节能燃烧室和轻质复合材料等创新技术,GEnx发动机与上一代CF6发动机相比,实现了15%的油耗和碳排放降低,并通过创新的燃烧技术大幅减少了氮氧化物等的排放。自2011年投入使用以来,GEnx发动机已获得全球70多家航空公司的订单,累计飞行时数超过5000万小时,并屡次刷新长途飞行纪录,可靠性很高,成为市场上备受推崇的宽体机发动机。LEAP发动机采用高增压比,陶瓷基复合材料和 3D 打印技术,大幅提高了发动机性能,减轻了发动机的重量,较上一代产品CFM56发动机燃油效率提升了15%,并拥有更长的关键部件寿命和更低的运行温度,显著提升了可靠性和飞机利用率,降低了维护成本。 它的轻量化设计、高效的双转子结构以及对外来物和沙尘的防护,确保了99.95%的派遣可靠性。
记者:RISE验证项目在测试阶段是用涡桨发动机吗?
伟明:看起来是涡桨,但它的核心机和涡扇式发动机是一样的。它只是采用了开放式的构架。它的速度和涡扇发动机是一样的,噪音们都做了试验,也和现有的涡扇是一样的,甚至更低。
记者:开放式构架会不会有安全风险?
伟明:我们做了很多研究。比如我们采用的是复合型风扇叶片,从最早的GE90到GE9x,我们都经过非常多测试。这样材料制成的叶片,较传统钛合金叶片更抗碰撞、抗腐蚀,出现叶片断裂的可能性非常低。当然我们也会考虑到开放式叶片的额外保护措施,我们也会和飞机制造商共同研究。
记者:很多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GE航空航天有没有这样的打算?
伟明:我们致力于满足中国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飞机发动机的许多技术必须提前10年进行技术储备。我们一方面为客户提供可靠的发动机,另一方面也要为客户提供足够的支持。比如我刚才提到,去年7月,我们在上海临港建立了发动机快修厂,国内航司客户的发动机不出国门,就能进行快修。又比如,我们今年3月对苏州的发动机零部件生产制造工厂新增投资520万美元,提高LEAP发动机的零部件产能。另外,我们1996年合资成立了四川广汉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培训中心(AEMTC),到目前已培训超过16000名航线维护工程师。目前我们服务的60多个客户,所有的发动机都可以在中国进行本土维修。这些也都是通过不同的方式途径去满足中国航空业和客户的需求。
另一个方面,我们共同和中国航空公司开发了许多数字化解决方案,比如如何用AI读取孔探视频;还有飞行员画像,通过APP记录飞行员驾驶飞机起飞、爬升、着陆的过程,帮助飞行员改善飞行技术,这也是我们和中国的航司共同开发出来的,这样也可以推广到世界上其他地方。此外,我们机队支援中心的工程师针对LEAP-1C,也就是只有商飞C919用的发动机,进行远程监控算法的支持,提供给商飞,帮助商飞提高发动机的安全性因此,GE航空航天虽然目前暂时没有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计划,但我们一直积极探索最有效的途径,去支持与中国的研发与合作,确保我们可以满足中国航空业及客户不断变化、对于技术发展的需求。
记者:CFM独立参展,又恰逢50周年,今年有什么样的亮点?CFM如何更好地确保C919的产能爬坡?
伟明:CFM 今年成立50周年,我们在全球进行了三个庆典活动,在范堡罗航展期间,在大英博物馆进行了一个庆典活动,国内的许多航空公司也参加了。今年9月份,我们在美国华盛顿,也有一个庆典;还有一个就是咱们中国,11月12日晚上,我们邀请了客户,在珠海进行了庆典仪式。在中国,CFM的装机量已经达超过了6000台,而且我们在中国的8家大修厂,其中有4个都是可以维修CFM发动机的(CFM56-5B到CFM56-7B,以及LEAP-1A、LEAP-1B和LEAP-1C,都可以在中国进行大修)。
这次航展,CFM展示的是LEAP,而GE航空航天是RISE,一个代表着现在,还有一个代表着未来、正在开发的发动机。
对于商飞的支持来说,不管是商飞C919还是商飞C909,虽然现在全球供应链面临着压力,但是我们还是做了很多的工作;没有因为发动机的供应出现C919交付问题。未来,我们也会积极支持商飞C919的产能爬坡。
供应链挑战是全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涉及多方面因素,需要行业合力形成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取得许多改进。GE航空航天将继续与合作伙伴一起努力,缓解供应链紧张的情况。比如我们派遣工程师、采取精益管理(FLIGHT DECK)模式,与排名前25的主要供应商进行每日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daily management)。我们发现问题主要出在9个供应商的15个生产基地。因此公司派出550余名工程师,去帮助改进流程,帮助解决交付问题,比如及时发现供应商是因为工装设备不足,还是人员缺少培训,我们都会因地制宜地发现、解决。今年第三季度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第三季度发动机交付量增长超20%,其中LEAP发动机交付量比上一季度增长25%。预计到明年会有更好的改善。此外,今年 6 月,公司宣布将在五年内向我们全球的 MRO设施投资 10 亿美元,以提高产能、引进新技术,提升大修厂维修能力,进一步缩短交付时间。
记者:供应链目前的这些问题都是由疫情造成的吗?
伟明:疫情之后全球航空业受到了很大影响,需求大幅降低。订单减少了,所以供应商自身考虑到了生存的问题,所以也不得不减员,减少的都是非常有经验的技工。那么疫情之后需求突然增加了,这些人却招不到了,比如转到别的行业去做工程师了。
记者:所以最主要的问题其实还是人员吗?
伟明:人员是一方面。但每一个供应商面临的挑战也都不一样,比如一些小的供应商,可能只生产一个或者两个零部件,没有资金去扩大产能,所以我们就是要去发现具体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
记者:那如果某一个供应商出现的问题很大,会更换吗?
伟明:我们首先帮助他们改进流程。当然我们也有备份方案,比如有两个供应商。另外也有一个发动机大修的周期问题。发动机大修的周期都非常长,里面不确定性的因素也非常多,比如人员和零备件的问题。除了我刚才说到的方法之外,GE航空航天也在未来五年投入10亿美金,进行车间改造、工装设备升级,人员技能培训,确保供应商效率提升。
记者:供应链问题是全球性吗?中国这边是不是好一些?
伟明:这是全球性的问题,我们在中国的供应商应该说交付情况和质量相比而言是很好的。
记者:2023年GE航空航天在上海临港成立的快修厂,目前情况如何?
伟明:GE航空航天在全球有七家快修厂。经过了几年筹备和建设,2023年7月我们位于上海临港的发动机现场支援服务快修厂正式成立,这也是GE航空航天在中国的建立的首家设快修厂,可以提供本地化快修服务,节省送往海外维修的时间,降低维修成本,且受益于临港自贸区的优惠政策,客户负担的税费也相应减少。该项目也标志着 GE航空航天在中国 MRO 网络的重要扩展,尤其是提升了 LEAP 发动机的快速维修能力,并将同时该快修厂也将作为商飞 C919 LEAP-1C 发动机的备发库。此外,我们还积极通过 FLIGHT DECK 精益管理模式提升维修效率,满足中国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自成立以来,现场该支援服务快修厂已为东航,长龙,春秋,南航,厦航,海航等航司完成快修服务。成功完成了16台发动机的快维修,当前计划年产能为40台,且从一个维修工位扩展到了7个维修工位。
记者:CFM公司是GE航空航天和赛峰的50:50的合资企业,日常管理和决策时怎么确保高效运营的?
伟明:CFM的合作其实最早始于1971年。当时,GE的Gerhard Neumann和Snecma的René Ravaud就决定,要合作开发一款推力为20,000磅的发动机,将比当时的发动机更加省油且噪音更低。1974年9月24日,他们正式成立了CFM国际公司。直到五年后,第一批订单才到来——就在合资企业即将被取消的两周前。也就是说,两位创始人的愿景、辛勤工作和毅力得到了回报。
这些品质在今天的CFM国际中依然存在,即我们称之为的“CFM精神”——愿景、创新和执行力: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需要毅力,即使挑战看似不可逾越,也要坚持执行下去。创新则是在世人意识到需要更好的东西之前,我们就开发出先进的技术。比如,CFM国际的首款CFM56系列发动机产品就一鸣惊人。目前为超过10,000架飞机提供动力,并在可靠性(达到99.98%的起飞可靠性)和效率方面树立了行业标准。在此基础上,CFM国际又推出了LEAP发动机系列,其燃油效率和碳排放量比CFM56再降低15%,展现了CFM国际持续创新的能力。
CFM的管理团队的人数非常少,只有20几个人。CFM的总裁永远是法国人;总部是在美国辛辛那提,一直没有变。所有的研发、生产、制造都是依靠母公司,GE航空航天或者是赛峰。在开发一些产品的时候,我们会按照零部件进行分配开发,赛峰负责一些部分,GE航空航天负责另外一部分。
我们是按照收入(revenue)进行分成,50:50,但工作量和成本都是两个公司自行控制和负担。
另外,全球业务划分也是清晰划分——比如CFM负责欧洲、中东、非洲和印度,GE航空航天的话,是负责北美、南美、亚太地区、中国。CFM成立了50年,生产了差不多25000多台发动机,成为了航空业的典范。2021年,双方又宣布将合作再延长50年,并同时宣布推出面向未来的发动机技术验证项目RISE。这标志着双方对CFM国际这家合资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并将这种协作模式延续下去。
记者:那么定价呢?也是双方商量的吗?
伟明:不论在哪个市场,我们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由双方讨论所得。
记者:那么总裁的责任是什么?有没有董事长?
伟明:总裁主要是协调双方的关系。而且是向两边的CEO汇报。总裁也是一个CFM的代言人,到各地去拜访客户,然后双方再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讨论。研发、生产、制造都是依靠母公司,GE航空航天或者赛峰。
记者:商飞发了一个预测年报,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航空市场,请您也谈谈中国市场的前景?
伟明:中国是全球第二大单一国别航空市场,到2042年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民航市场,需要新增8000-9000架飞机。GE航空航天已经扎根中国市场44年,见证了中国航空业不断发展壮大, 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未来,GE航空航天将继续深耕中国,持续布局和投资本土,一如既往地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支持中国民航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觉得中国民航市场还存在以下新机遇,值得关注:
首先,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在中国市场拥有巨大潜力。今年,商飞C909 和 商飞C919 分别完成首次加注 SAF 的验证飞行,9 月东航 商飞C919 完成首次加注 SAF 的商业飞行。这两款机型采用的都是我们的发动机。许多中国航空公司也正在使用5% SAF的民用飞机。GE航空航天一直致力于积极探索SAF应用,GE/CFM 所有发动机都支持使用 SAF。我们也希望与中国监管机构和行业伙伴合作,推动SAF航空业的广泛应用。
其次,航空发动机维修前景也是非常广阔。在现有8家MRO厂的基础上,未来我们将持续提升本土维修服务能力,拓展MRO网络,尤其是提高LEAP发动机的维修能力。
2024年也被称为中国“低空经济元年”,涌现出许多电动垂直起降(eVTOL)技术和制造商。我们也期待抓住中国航空业这一新兴增长领域的机遇。我们和中航工业的合资公司昂际航电,除为商飞C919提供航电系统外,目前还在积极参与低空经济eVTOL领域的合作,为低空新型飞行器提供航电和飞控系统。此次珠海航展,他们就与多家国内主机制造商签订了相关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