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柳芳:中国在航空领域角色重要,责任日增

我很高兴地看到,中国一直引领着全球航空旅行的复苏,”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柳芳博士近日接受中记者专访时说。

中国航空业抗疫成效带来乐观信号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和《联合国宪章》签署75周年。国际民航组织是联合国重要的专门机构之一。

点击进入下一页
柳芳接受采访。中新社记者 余瑞冬 摄

柳芳说,航空运输是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是连接各大洲民众、社区和企业不可或缺的生命线。但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给人类带来痛苦,亦令航空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疫情令全球人员和货物流动受到灾难性限制,不过航空业仍在人员和医疗物资运输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说,为推动全球航空业以协调统一的方式重启和复苏,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成立了航空恢复工作队,通过了包括一系列指导和建议措施的《航空恢复工作队报告》。秘书处为各国政府和航空运营商编制了实施上述报告的《全球实施路线图》这样的实用指南。恢复航空业及旅行者信心的另一关键步骤是推行“公共卫生走廊”概念,以尽量减少对航空飞行运营的限制,并预防病毒经由航空旅行传播。

柳芳认为,作为最早遭遇新冠疫情挑战的国家之一,中国在采取抗疫措施保护民众的同时,允许在安全环境下继续进行有限水平的航空运输,发挥了重要的带头作用。

她举例说,今年2月份,中国民航业客运量同比下降84.5%,航空业亏损达245.9亿元人民币,是有史以来单月最大亏损。但至8月,中国国内航空运力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九成左右。她认为,这对于计划逐步解封的国家而言,带来了乐观信号。

柳芳表示,中国民航业在助力疫情防控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民航管理部门积极引导和协调全国的航空公司、机场、空中导航服务提供商及供应链中的其他航空企业共同抗疫。主要航企出动大型飞机、增加航线,以确保医疗队和应急物资的及时运输。同时,中国已发布并向国际社会分享了一系列有关在航空运输领域防控病毒传播的工作指南。

中国航空业成长经验颇具价值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亦称《芝加哥公约》)是国际民航组织成立的基础。柳芳表示,中国是该公约创始缔约国之一,此后中国在国际民航领域的发展日益进步。中国与国际民航组织几十年来都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根据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民航组织“不让一个国家掉队”倡议,双方就民航各领域达成了多项谅解备忘录和协议,携手实现共同目标。

柳芳表示,中国的经济现代化为民航业发展创造了成熟条件。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预计到2031年左右,中国将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内航空市场,这同样会带动其国际旅行需求的增长。

她认为,蓬勃发展的中国航空业已成为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驱动力。中方在这一领域的经验对于各国借助航空运输推动可持续发展颇具价值。

中国于1974年当选为国际民航组织理事国并连任至今。柳芳说,中国在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和各委员会中也发挥了积极和重要作用。2018年,中国主办首届亚太地区民航部长级会议,促成历史性的《北京宣言》获通过,就说明了这一点。

国际民航组织于2013年在北京设立了亚太地区分办事处,这是该组织首个地区分办事处。中国还在全球和区域层面为国际民航组织提供了大量财政和人员借调支持。

柳芳表示,国际民航组织感谢中国政府最近通过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捐助,支持民航规划和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项目。中方的捐助将大大促进全球互联互通,支持贸易以及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正在为国际民航业发展作出至关重要的贡献。”柳芳列举说,中国参与制定相关全球政策、国际标准和指南;鉴于中国复杂的航空环境,及其制造业、数据处理能力等,中国在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尤显重要;在创新、无人机,以及扶持新生代航空专业人才等领域,中国也扮演着引领角色。

柳芳说,中国在航空领域重要的角色也意味着一定的全球和区域性责任。国际民航组织乐见中国更多地参与全球和区域性会议,分享经验,加大对国际标准和政策制定的支持,并引领亚太乃至全球航空业发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