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航空货物装卸工作规范》

  8月18日,为进一步完善航空货运规章标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民航局发布了《航空货物装卸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的编制背景是怎样的?编制过程中有哪些考虑,包含哪些要点?《规范》的发布将为行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下一步将如何更好提升航空货物装卸保障能力?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

  整章建制、规范操作 引导行业“软硬平衡”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航空物流发展建设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地相继加大了对航空货站、货邮操作、地面保障等基础设备设施的投资建设力度,我国航空货运实现快速发展,为促进经济循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行业发展过程中,一定程度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情况。为此,《“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提出,以“建规范、优环境、强监管”为核心,加快填补航空货运领域的法规标准空白,建立健全符合航空物流发展规律的规章标准。从货运市场及运行管理的角度,拟构建以《公共航空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为基础,涉及货运重点操作环节、重点货物保障的一整套规范性文件体系。

  从货物运输流程上来看,装卸是航空货运链条上的重要环节,其对于行业规范性文件也有着充分的现实需求。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航空货物装卸服务环节,前期行业内主要存在这些问题:一是装卸环节的管理制度、作业程序等仍待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二是枢纽机场保障航班起降架次持续高位运行、保障资源紧张等情况,导致装卸工作压力增加,安全保障压力增大;三是中小机场受货运业务规模等因素影响,货运业务普遍处于亏损状态,机场管理机构对货运业务关注度普遍不足,资金、人员、设备设施投入不足。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航空货物在装卸过程中,货物或机舱受损、装错货舱等情况时有发生,保障链条的透明度、精细度不够,操作环节成本增加,客户体验感下降。

  “编制《规范》这样具体的操作规范,就是着眼于提高航空货运的流转效率和操作质量,从而最终提升整体保障水平。”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从安全管理和经营效益两方面对《规范》发布的意义作出解读:从安全管理上来看,货物装卸不仅需要经过组装、机坪装卸等操作,还需符合装卸顺序、装卸方案、信息传递等相关要求,因此,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装卸操作是确保航空货物运输安全的必然要求。《规范》对货物装卸中库区组装、货物交接、机坪装卸、监装监卸等环节进行有效约束与合理引导,将有助于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并深化安全隐患治理、防控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从经营效益上来看,装卸质量直接体现了货站与机坪的服务水平,高效有序的装卸也是改善货站与机坪管理形象、提高经营效益的现实需要。此前,由于缺乏针对货物操作保障、较为系统性的管理文件,行业在装卸管理中普遍存在标准流程不够完善、日常监管不够充分、操作培训不够全面、装卸调度不够灵活等现象。《规范》的发布,将有助于较好地为行业管理提供支撑,为基层监管提供依据,为安全操作提供保障。

  聚焦痛点、精准指导 助推业务提质增效

  此次发布的《规范》涵盖了航空货物装卸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规范》首先明确了装卸服务提供者、集装器识别代码、货物装载系统、系留带等相关术语的基本定义;其次结合实地调研,聚焦货物装卸环节的关键堵点、痛点,明确了承运人要求、装卸服务提供者要求、货物装卸各环节的作业要求等内容,并对相关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安全管理体系提出要求,在附录中对相关细节与注意事项作出规定;同时,围绕新模式、新业态,提出了支持电子化、无纸化、信息化的业务发展导向。“通过强化货物装卸环节监管,《规范》希望能更好地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倒逼企业实现管理规范化、流程标准化、作业高效化。”

  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编制中,《规范》主要遵循了规范性、安全性和引导性三个原则。在规范性原则方面,编制组认真研究并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内运输规则》《中国民用航空货物国际运输规则》《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航空器重量与平衡控制规定》《客舱装载货物运输(运行安全通告)》《民用航空货物运输术语》《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行业文件,确保《规范》合法合规。

  在安全性原则方面,《规范》为更好促进行业生产安全运行,对装卸过程中与安全相关的多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力争消除各项安全隐患。同时,《规范》围绕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着力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将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作为重要内容予以明确,体现出航空货物装卸环节具有安全、效率和服务等多重属性。

  在引导性原则方面,《规范》对航空货物装卸工作的一般性操作流程与要素进行了详细说明,在对装卸相关操作形成约束的同时,注重安全保障与生产效率提升,便于企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善装卸管理的相关制度;便于监管部门依据监管事项库对辖区企业的装卸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进一步引导企业落实装卸环节工作责任。

  深化改革、科学治理 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民航发展形势面临深刻变化,航空物流发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一方面,新的发展形势对行业货运保障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航空服务消费需求也正朝着个性化、多元化、特色化的方向转变。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单纯依靠扩大投入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下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航空物流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行业针对货物装卸环节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规范》进一步明晰航空货物装卸工作作业流程,厘清责任边界,对提高货物装卸能力和航空货运服务质量提出要求,将有利于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当下该环节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推动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也将是实现由“泼墨”式发展到“工笔”式发展的重要推手。

  据了解,除完善规范化体系文件外,未来,行业还将从多个方面推动货物装卸保障能力的提升。在推进标准化规范作业落实方面,将在《规范》形成的基础上,引导各保障主体根据不同保障场景进一步梳理自身保障流程、步骤与操作方法,提炼操作经验,创新建立符合自身业务实际的标准化装卸流程操作程序,并加强员工培训,推动标准化工作成为工作常态,实现装卸行业标准化、规范化运行。在推进信息化、智慧化建设方面,将加快航空货物装卸全流程信息化、智慧化升级改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新技术、新装备使用,逐步推进对传统人员操作的“减负”,降低人为差错率,提升服务质量;深化行业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推进航空货物装卸的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实现行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在注重行业人文关怀方面,将引导企业加强人性化管理,持续推进站坪职工共享休息室等暖心工程和创新举措,注重员工主体性和参与性,营造和谐良好工作氛围;优化装卸人员管理模式,在工作安排、薪酬福利、职业培训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精细化管理模式,最大限度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内在潜力。

  民航局运输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民航局将一如既往秉持“人民航空为人民”的理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紧紧围绕航空货运链条关键环节,统筹推动相关规范性文件出台,进一步建立健全航空货运规章标准体系,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