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制造业被誉为“工业之花”,是国家科技、工业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通用航空制造业是航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的主攻方向之一。然而,有数据表明,我国通用航空业目前还没有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通用航空业规模仍然较小,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进展缓慢,通用航空器自主研发制造能力不足,通用航空运营服务薄弱,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兴航空消费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为此,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陈爱莲提交了《关于成立中国通航产业制造业协会的建议》,其中建议联动通航核心制造企业,成立“中国通航产业制造业协会”,加快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据陈爱莲介绍,我国在全球通航制造业发展的大环境下,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整机制造在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都有长足的进步。目前,国内主要的通航整机制造企业为中航工业下属的中航工业直升机、中航通飞,以及以浙江万丰、湖南山河等为代表的民营企业。国内通航制造业发展较快的领域为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直升机和中小型固定翼飞机,在各地航空产业园的通航制造业布局中均有涉及,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从2013年起,通用飞机的数量始终保持上升的趋势,机队规模和在册航空器数量稳步增长。根据中国民航局最新发布的《2020年适航司年报》,截至2020年底,中国在册通用航空器数量为4165架,同比增长14.4%,但通用航空器制造商,尤其旋翼机仍以国外为主,我国通航整机制造规模尚小。
通航零部件制造在细分领域取得突破。国内航空零部件制造主要分为发动机、机身部件、航电系统和其它机载设备及零部件配套。整体上看,随着国内航空装备制造业生产制造水平的提升,许多国内大企业都进入了国家航空装备转包生产供应链,也为国际通航巨头转包生产飞机零部件;通航航电系统方面也有大量国内企业参与,主要集中于仪器仪表、传感器等。国内很多通航零部件制造商取得非关键零部件PMA认证,从事替换和改装件生产,在通航机载设备、内饰、座椅等非关键零部件细分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并开始逐步向系统配套、集成化方面发展。
“然而,我国通航产业制造业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是通航制造业创新和发展动力不足。二是通航整机制造企业规模小、体系不完善,产品应用单一且缺乏市场竞争力,研制生产缺乏全局性的规划和布局。三是通航零部件制造种类繁多,系统配套不足,缺乏有效的整合,未形成产业化和系统化,难以实现零部件的集成和模块化生产。”陈爱莲说。
为此,陈爱莲建议联动通航核心制造企业成立“中国通航产业制造业协会”,加快推动通用航空产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利用协会平台打造通航产业生态圈。通过协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加强通航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合作。
陈爱莲表示:“建议以主力机型为牵引,确保足够的需求量以支撑国内零部件企业开展配套研制生产,建设国内通航零部件生产链、供应链。在发展整机生产的同时,同步进行航空器零部件设计与规划,从整体上对通航产业进行安排和布局,加强国内各零部件研制生产单位间的交流与协作,努力推出系统化、集成化、模块化的产品,如成套的机体结构、仪表显示系统、控制系统等,提升国内航空装备制造的整体水平。同时,积极与国外企业开展多种形式合资合作,引进、学习先进的零部件研制生产技术,提升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