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② |构建超大城市治理“全景图” 重庆“加数”前行

    第1眼TV-华龙网记者 梁浩楠 冯珊

    重庆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如何建立健全“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数据显示,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一体化数字资源开放共享平台体系感知资源接入量提升至1362万个,“9+2”中心城区一体化治理率先突破,市、区县、镇街三级联动格局更加顺畅;八大板块重要跑道贯通实战能力全面提升,市级贯通应用提升至90个;迭代升级“渝快办”,上线“一件事一次办”服务85个……一大批标志性应用及成果,正在赋能超大城市治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image.png

    重庆正在建设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

    数字化“管理”

    日办理3万件民生诉求

    “小龙坎广场公厕附近垃圾桶旁有乱堆物料,请及时处理。”在沙坪坝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巨大的屏幕上跳动着无数光点,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一条实时告警信息便瞬间弹出。

    从事发到系统发出预警,再到派发到相关人员的终端设备,几乎秒级完成。当负责人员将事件办结后,上传图片到“数字大脑”,经核对后完结工单。

    系统预警如何发出?效率为何如此高?秘密就藏在小小的传感器上。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平台接入的传感器涵盖部分桥梁、化粪池、积水点、智能井盖等,一旦传感器发出预警,系统则会自动生成案件。目前,沙坪坝区已布局多个场景智能感知设备——树上的传感器能预警倒伏风险,井盖下的感应器可防窨井“吞人”等。

    这些感知设备像是织成了“一张网”,将数据源源不断汇聚到城市的“数字大脑”——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作为超大城市,重庆每天的民生报事数以万计。而在“数字大脑”,这些报事化作数据,分拨、派发、记录、反馈的全过程清晰可查,做到了“事事有回应”,切实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image.png

    沙坪坝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如今,重庆已形成市、区县、街镇三级贯通的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这也是赋能重庆超大城市治理的智能中枢。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介绍,依托三级贯通的重庆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全市每天可实时动态办理3万件网格上报、民生诉求等事件,实现城市高效安全运行。

    数字化“防灾”

    危岩倾斜监测精确到毫米级

    吊嘴危岩位于奉节县永乐镇,面积2.88万平方米,体积140.6万立方米,这座巨型危岩体,是三峡库区规模最大、险级最高的危岩,如今,通过重庆市规划自然资源局构建的"危岩地灾风险管控"智能系统,这个地质巨人被完整"搬"进了数字世界。

    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下属的市自然资源调度中心,工作人员轻点“危岩地灾风险管控”应用,吊嘴危岩即刻跃然眼前。专业监测板块显示,46台智能监测设备、2个视频监控构筑起全天候监测,同时可启动无人机进行动态巡航。

    除及时预警外,这套智慧防控系统的“神经末梢”直达“基层末梢”。如果吊嘴危岩发生形状变化或者滑动,预警信息将实时自动发送到市区(县)两级规划自然资源、应急、文旅、海事、航运、交通等部门。

    技术突破背后是系统性改革。重庆通过对全市危岩地灾风险管控核心业务拆解,重新集成新的业务单元27个、新的业务模块7个,将原有43个业务流程压缩至26个,集成3400万条跨部门数据构建专题数据库。

    重庆还率先在三峡库区构建形成危岩的立体时空数字底座,运用实景三维、数字孪生等技术,将现实中的危岩一比一“搬”到应用中。其中,50处重点危岩的倾斜摄影精度达到5毫米,相当于能辨识岩体表面碎石粒的细微位移。

    此外,“危岩地灾风险管控”更展现了多场景应用能力。其集成的“小流域地灾风险预警”工具,将全市4208个小流域单元地形地貌、气象水文、人口建筑、地质灾害隐患点等信息深度融合,可模拟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灾害风险,自动生成最优避险路径。2024年汛期,该系统已成功指导区县转移群众5.1万余人,经受住23轮强降雨考验。

    数字化“建设”

    2024年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462起

    数字住建,是数字中国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系统承接,也是数字重庆“1361”体系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超大城市治理中,如何让城市成为宜居、韧性、智慧的有机生命系统,深入推进“数字住建”建设,无疑是实现蓝图的重要路径之一。

    在大足区宝顶镇古佛村6组李继鹏户农房施工现场,正进行高空吊装作业,但工人们未佩戴安全帽、安全绳,存在安全隐患。

    此时,在建农房AI视频监控系统自动识发发现并预警,大足区住建委、属地镇街收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在线调度,通过视频画面确认现场属实,随即通过农房AI视频监控系统自带的现场广播,对不安全施工行为进行制止,并责令施工工匠进行了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相较于以往的农房监管,AI视频监控有效解决了路程远、频次少、执法取证难等问题,户均节约监控成本200元以上,镇街节约管理成本60%以上,2024年全年累计推送预警信息1100余条,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462起。

    数字住建,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有力支撑,更是一场治理理念和机制的变革。在今年年初召开的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全面发力纵深推进超大城市地下管线大综合一体化治理机制等“十大改革”,把改革作为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的主引擎,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取得更多标志性改革成果。

    image.png

    重庆数字住建大脑构建一体指挥调度的数字化履职新模式。

    截至今年4月,数字重庆建设迎来两周年重要节点。一批典型成果也已具备全国影响力,诸如重庆“一网多用、一网多能,全域自主可控视联网安全网络底座”“推进三级治理中心建设,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等,构建起超大城市治理的“数字全景图”。

    展望未来,数字重庆建设将锚定"一年形成重点能力、三年形成基本能力、五年形成体系能力"目标,扎实推动数字重庆基本能力全面跃升,不断增强超大城市发展、服务、治理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努力打造形成更多首创性标志性成果。

    <!--enpproperty 318936962025-04-28 22:56:51:427数智引领高质量发展② |构建超大城市治理“全景图” 重庆“加数”前行299258原创新闻原创新闻http://fjnews.fjsen.com/2025-04/28/content_31893696.htmhttp://fjnews.fjsen.com/wap/2025-04/28/content_31893696.htm东南网1/enpproperty-->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