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劳模易从涛:用专业与坚守谱写新时代民航人的责任与担当

    4月28日,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海航技术员工易从涛荣获“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作为一名飞机维修工程师,易从涛深耕一线23年,以工匠精神诠释责任担当,立足新海航发展平台,勇攀高峰、奋发有为,用实际行动激励着广大新海航人精益求精、实干笃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深耕一线,用匠心守护安全

    2002年,刚毕业的易从涛加入了海航技术大家庭,成为一名飞机维修机务,这一干,就是23年。在一线车间,易从涛从一名学徒开始,逐渐成长为一名技术扎实的飞机维修工程师。

    在机坪上,总能看到易从涛忙碌的身影,他积极学习,刻苦钻研机型维护知识,成为民航执照改革后首批以自学方式取得该执照的人员之一。他还爱钻研飞机各种故障问题,主动参与各项排故工作,牵头攻克技术难关,先后成为车间A319机型和E190机型维护的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车间培养了一批批相关机型技术成熟的维护人员,为新机型引进初期的运行保障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确保飞机安全顺利运行。

    2005年,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开始接收新加坡捷星航空、虎航等国际航班运行,易从涛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学习了这两家公司的程序手册,他不仅成功获得了这两家公司的授权成为雇佣教员,还根据虎航和捷星航的程序手册以及海口航线的维修特点,精心编写了针对性的培训教材。通过他的专业培训,航线各车间的放行人员全面掌握了这两家公司的维修流程和维护要点,并顺利获得了放行授权,这不仅奠定了海口航线优质保障这两家公司在海口运行的基础,同时也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了宝贵的力量。

    易从涛(央广网发 海航技术供图)

    飞机发动机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其运转测试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风险性的任务,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易从涛作为这一领域的专家,拥有CFM56-7B、CFM56-5B、V2500、CF34-10E等多种发动机型号的运转测试资格,他深谙发动机试车手册和飞机维护手册的精髓,不仅理论功底深厚,更善于从实际维修工作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为发动机安全试车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手册指导依据。同时作为E190和A320飞机的发动机运转测试教员,易从涛更是言传身教,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为公司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发动机运转测试人员。

    凭借多年来在飞机维修工作中的突出贡献,易从涛先后于 2017 年获评 “海南省天涯工匠”、2018 年摘得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4 年入选中国民航工会首批 “民航工匠” 名录,2025 年荣膺 “全国劳动模范” 殊荣。

    提质增效,以创新赋能智慧维修

    随着民航维修领域的不断发展,创新技术在生产中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为进一步激发公司创新活力,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搭建广阔的舞台。2016 年,易从涛劳模创新工作室获批成立,工作室成立以来,易从涛积极投身创新工作,与团队专家一道参与各项重要技术攻关以及研发方向决策,在他的带领下,工作室将各项前沿科技如VR、AR、大数据、5G技术等运用到智慧民航场景之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就。2021年,易从涛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海南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截至2024年,工作室已取得发明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7项,作品登记证书1项,并逐步将这些专利转换成产品,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安全质量。

    面对传统机务维修“人盯人”的管理困境,易从涛创新工作室团队勇当数字化转型先锋,易从涛负责维修工卡电子化签署、电子飞行记录本(ELB)、维修运行控制数字化协作平台,三个打破传统机务维修方式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推广。工卡电签和ELB项目的建成,使维修和飞行数据记录实现无纸化、可视化,维修运行协作平台通过各层级业务一体化协作处置,打造出了维修信息联动的集成化平台系统,通过三个平台联动,整体实现维修运行管控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让维修控制工作实现了系统化、智能化管理的转变,大大提高了维修工作效率和安全水平,海航技术维修运行协作平台荣获2024年第七届中国航空维修红冠奖“管理创新奖”。

    “在一线工作多年,我深知每一个螺丝都关乎飞行安全。我们的创新工作室就是要解决机务一线工作中头疼的难题,带着年轻人一起钻研新技术。每次攻克一个维修难关,看到徒弟们成长起来,都让我觉得这份坚持特别值得。未来,我们会继续脚踏实地搞创新,为民航安全保驾护航,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添砖加瓦。”易从涛说道。

    精细管控,实现运行安全双提升

    如今,易从涛从机坪走向幕后,担任海航技术维修控制部总经理,他将深耕一线积累的生产管理经验深度融入维修运行管控体系,通过数字化协作平台实现全流程透明化管控,并牵头实施海航技术支援体系变革,推动运行管理与支援保障效率取得显著提升,相关举措迅速显现成效。易从涛对标国内标杆航司开展飞机维修运行指标提升项目,通过机队共性的漏油专项整治等机队管理工作,让非计划工作变成计划性管控,提升了航司的运行服务品质。在他牵头改革下,海航技术机械延误千次率从2.51降至1.73,同比降低30.6%,各项维修运行指标达到海航技术近年来最好的水平。

    作为海航技术维修运行保障的核心负责人,易从涛始终以 “全周期管理” 理念统筹重大节点保障工作。针对春运、博鳌亚洲论坛、全国两会、换季运行、暑运及 “十一” 黄金周等年度重点保障任务,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统筹考虑,全面梳理相关运行风险,牵头各单位前置做好专项保障,实现重要保障期运行品质与安全效能双提升。

    23年如一日,易从涛用专业与坚守为民航安全筑起坚实屏障。从机坪一线的排故专家到维修体系的改革先锋,他始终以“安全无小事”的执着,推动着民航维修技术的革新与发展。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时代机遇下,易从涛带领团队以创新为翼,以匠心为魂,不仅提升了海航技术的维修品质和运行效率,更培养出一支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维修队伍,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谱写新时代民航人的责任与担当,为民航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王明乔 徐嘉婧)

    (注:此文属于央广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