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流国际机场双航站楼“双花园”亮相 西南地区首个

    双流国际机场双航站楼“双花园”亮相 西南地区首个

    2025年04月28日 18:03:56 来源:四川新闻网

    绣球花海、绿意盎然、童话小屋……今天(4月28日),一座100㎡的“双流・海蒂的花园”在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正式亮相,与两个月前开放的T1航站楼主题花园共同构成西南地区首个“双航站楼双花园”景观。这座机场里的“后花园”以自然美学与沉浸式体验,吸引众多旅客驻足休憩、拍照打卡。

    机场里的“后花园” 成旅客打卡新地标

    这座100㎡的“双流・海蒂的花园”,以绣球花海、童话小屋、生态水景等自然景观打造的视觉盛宴迎接八方来宾,引得众多旅客纷纷拍照打卡。

    “没想到在机场也能遇见这么美的花园,瞬间让旅途多了一份惬意!”旅客陈玲霞高兴地说,以前登机都是早早去候机室等候,现在可以到花园里坐坐,看书、喝咖啡或者打卡拍照,让旅途更惬意。“刚好我也很喜欢绣球花,与朋友拍了很多美丽的照片。”

    “我们在T1航站楼打造了一座繁花似锦的花园,T2航站楼则呈现了融合森林、鲜花、溪流与童话木屋的沉浸式自然秘境。同时,设计中大量运用了蓝色阴雨玫瑰、粉色龙沙宝石和绣球等花卉,以绚丽的色彩唤醒旅客对自然的向往。”海蒂的花园设计师黄苹介绍,以“把大自然搬回家”为理念,通过层次丰富的植物造景,让人在一步一景间感受溪流的灵动、鲜花的芬芳与森林的生机。接下来会根据季节更替轮换主题花卉,让旅客在机场就能邂逅每个月正在盛开的鲜花。

    流量共享:千万粉丝IP与千万级机场的双向奔赴

    “海蒂的花园”是成都双流本土知名品牌,坐拥全网超1000万园艺爱好者,各平台发布内容年阅读总量超过12亿人次。而双流国际机场作为中西部航空门户,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人次。此次合作不仅是场景的叠加,更是流量的深度融合——机场为品牌提供日均13万人次的“黄金展位”,花园则为旅客带来“可感可购”的消费新体验。

    在采访中,记者偶遇了一位专程前来打卡的“海蒂的花园”粉丝——来自青海的商务旅客夏总铭。原本计划降落天府机场的她,得知双流国际机场有这座特色花园后,特意更改行程前来参观。“沉浸式花园的视觉效果令人惊艳,瞬间激发了我想拥有同款花园的冲动。”夏总铭赞叹道,这种创新合作不仅为旅客带来惊喜,更让整个机场焕发出独特的生机与魅力。

    区商务局党组成员韦丹丹表示,两座“机场花园”是由双流区商务局与本土企业“海蒂的花园”、双流国际机场联合打造的,不仅将自然美学注入机场场景,更以“场景共生、流量共享”的创新模式,营造机场消费场景、丰富机场消费供给,助力双流从“航空枢纽”进阶为“消费目的地”。

    场景创新:从旅客通道到“公园城市会客厅”的蜕变

    双流国际机场里的花园以“一月一主题”的策展思维,可打卡、可沉浸、可体验,打破传统机场商业的“快餐式消费”,将航站楼重塑为充满惊喜的“城市盲盒”。三月以樱花为主题彰显“春日绚烂”、四月以月季为主花打造“玫瑰盛宴”、五月用大花绣球营造“绣球海洋”......不同时令推出不同的主题花园,丰富旅客机场消费体验,传递公园城市的温度和底蕴。这种“消费场景+休闲体验”的复合模式,让匆忙的旅途融入一丝“慢时光”的惬意。

    产业赋能:以机场为窗口 助推蓉品出川出海

    双流国际机场背后,是双流区推动产品出川出海的深层布局。今年以来,区商务局搭建起机场消费供需对接桥梁,促进天味食品进入航站楼销售,增添了机场消费的本地特色;推动美沿远洋与西南航食合作,让落地空港口岸的进口生鲜成为“云端美食”,满足旅客更高品质需求。此外,“双流造”吴府记已与多家航空公司合作,在多条航线上累计供应2000余万袋蚕豆、青豆等产品;于4月份推动“金熊猫—奥特莱斯”会员互换、积分互换,消费者凭身份证+机票领取“航空旅客消费包”,推动机场旅客在地转化。

    未来,双流将紧扣机场消费发展需求,从企业服务、业态融合、丰富供给、营造场景等多维度深入探索、创新实践,全力挖掘“机场+”消费潜力,推动机场消费与在地消费的协同发展,实现流量互换与消费互换,打造更具活力的国际空港消费圈。(梁娟 赵印 刘婷)

    编辑:卓灵

    绣球花海、绿意盎然、童话小屋……今天(4月28日),一座100㎡的“双流・海蒂的花园”在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正式亮相,与两个月前开放的T1航站楼主题花园共同构成西南地区首个“双航站楼双花园”景观。这座机场里的“后花园”以自然美学与沉浸式体验,吸引众多旅客驻足休憩、拍照打卡。

    机场里的“后花园” 成旅客打卡新地标

    这座100㎡的“双流・海蒂的花园”,以绣球花海、童话小屋、生态水景等自然景观打造的视觉盛宴迎接八方来宾,引得众多旅客纷纷拍照打卡。

    “没想到在机场也能遇见这么美的花园,瞬间让旅途多了一份惬意!”旅客陈玲霞高兴地说,以前登机都是早早去候机室等候,现在可以到花园里坐坐,看书、喝咖啡或者打卡拍照,让旅途更惬意。“刚好我也很喜欢绣球花,与朋友拍了很多美丽的照片。”

    “我们在T1航站楼打造了一座繁花似锦的花园,T2航站楼则呈现了融合森林、鲜花、溪流与童话木屋的沉浸式自然秘境。同时,设计中大量运用了蓝色阴雨玫瑰、粉色龙沙宝石和绣球等花卉,以绚丽的色彩唤醒旅客对自然的向往。”海蒂的花园设计师黄苹介绍,以“把大自然搬回家”为理念,通过层次丰富的植物造景,让人在一步一景间感受溪流的灵动、鲜花的芬芳与森林的生机。接下来会根据季节更替轮换主题花卉,让旅客在机场就能邂逅每个月正在盛开的鲜花。

    流量共享:千万粉丝IP与千万级机场的双向奔赴

    “海蒂的花园”是成都双流本土知名品牌,坐拥全网超1000万园艺爱好者,各平台发布内容年阅读总量超过12亿人次。而双流国际机场作为中西部航空门户,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人次。此次合作不仅是场景的叠加,更是流量的深度融合——机场为品牌提供日均13万人次的“黄金展位”,花园则为旅客带来“可感可购”的消费新体验。

    在采访中,记者偶遇了一位专程前来打卡的“海蒂的花园”粉丝——来自青海的商务旅客夏总铭。原本计划降落天府机场的她,得知双流国际机场有这座特色花园后,特意更改行程前来参观。“沉浸式花园的视觉效果令人惊艳,瞬间激发了我想拥有同款花园的冲动。”夏总铭赞叹道,这种创新合作不仅为旅客带来惊喜,更让整个机场焕发出独特的生机与魅力。

    区商务局党组成员韦丹丹表示,两座“机场花园”是由双流区商务局与本土企业“海蒂的花园”、双流国际机场联合打造的,不仅将自然美学注入机场场景,更以“场景共生、流量共享”的创新模式,营造机场消费场景、丰富机场消费供给,助力双流从“航空枢纽”进阶为“消费目的地”。

    场景创新:从旅客通道到“公园城市会客厅”的蜕变

    双流国际机场里的花园以“一月一主题”的策展思维,可打卡、可沉浸、可体验,打破传统机场商业的“快餐式消费”,将航站楼重塑为充满惊喜的“城市盲盒”。三月以樱花为主题彰显“春日绚烂”、四月以月季为主花打造“玫瑰盛宴”、五月用大花绣球营造“绣球海洋”......不同时令推出不同的主题花园,丰富旅客机场消费体验,传递公园城市的温度和底蕴。这种“消费场景+休闲体验”的复合模式,让匆忙的旅途融入一丝“慢时光”的惬意。

    产业赋能:以机场为窗口 助推蓉品出川出海

    双流国际机场背后,是双流区推动产品出川出海的深层布局。今年以来,区商务局搭建起机场消费供需对接桥梁,促进天味食品进入航站楼销售,增添了机场消费的本地特色;推动美沿远洋与西南航食合作,让落地空港口岸的进口生鲜成为“云端美食”,满足旅客更高品质需求。此外,“双流造”吴府记已与多家航空公司合作,在多条航线上累计供应2000余万袋蚕豆、青豆等产品;于4月份推动“金熊猫—奥特莱斯”会员互换、积分互换,消费者凭身份证+机票领取“航空旅客消费包”,推动机场旅客在地转化。

    未来,双流将紧扣机场消费发展需求,从企业服务、业态融合、丰富供给、营造场景等多维度深入探索、创新实践,全力挖掘“机场+”消费潜力,推动机场消费与在地消费的协同发展,实现流量互换与消费互换,打造更具活力的国际空港消费圈。(梁娟 赵印 刘婷)

    编辑:卓灵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