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在汛期前落实工作,广州水投排水公司全力保障第137届广交会

    4月15日,第137届广交会在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举办。在广交会开幕之际,广东省防总宣布广东在当天进入汛期。结合广州市气象部门3月底作出的4月气候趋势预测,4月15日起至月末,广州将经历3次大雨以上的集中降水过程。

    每年春季广交会会期,几乎都和入汛“撞期”。处置“水浸街”问题看似“应急管理”,实则更多工作在雨情来临之前已经落实。早在2025年汛期来临前,广州水投排水公司已科学部署第137届广交会排水保障工作。即使广交会会期与汛期“撞期”,亦能全力保障、充分应对。

    提前清污超25吨,保障排水管网健康运作

    面对重大排水保障工作,广州水投排水公司“不打无准备的仗”,多项措施在本届广交会举办前近1个月已得到落实。

    据悉,早在3月下旬,广州水投排水公司已编制《广州排水公司第137届广交会排水保障方案及应急预案》,明确工作分工,形成“一轴、两岸、三片、多网”的保障格局,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及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形成强大合力助力广交会圆满举办。3月21日以来,广州水投排水公司提前为广交会周边管网设施“问诊把脉”,出动巡查、清疏人员441人次,作业车辆132辆次,巡查排水管网164公里,清疏管网32.2公里、检查井1515个,清出污泥25.95吨,发现并整改井盖下沉、跳动或异响等问题111宗。上述工作,确保了在灾害性降水来临前,广交会周边的排水管网能够健康运作。

    多款先进装备,在应急演练中得到应用

    通过提前部署及清疏,广州水投排水公司为广交会排水保障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然而自3月起,广州频繁在冷暖空气对峙下发生强对流天气。针对短时强降水引发内涝的处置演练,必不可少。

    为做好应急排水保障工作,广州水投排水公司于4月9日,在会展中心开展第137届广交会排水保障实战应急演练,模拟应急值守、信息报送、指挥调度、排涝抢险等工作,切实提升防洪防汛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数据要素支撑作用,加强雨情、水情、舆情“三情”监测,提早发布气象服务专报,提前掌握气象动态,加强内涝研判,科学应对各类复杂天气,做到有备无患。

    通过实战应急演练,一批新式先进装备,在演练中得到应用。部分排水工作人员,佩戴智能头盔参与演练,模拟排水工作人员深入复杂的内涝场景参与抢险。头盔上的智能监控系统,能够把现场画面实时传输至公司中控系统,方便后台工作人员根据实时画面对应急抢险工作进行部署。埋于地下的排水管网,在地面难以查看;一些水浸严重的地方,人员难以进入;通过本次演练,探地雷达、无人机、QV探测仪等富有科技含量的设备悉数登场,帮助排水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地下管网走向,在人员难以到达的区域开展水浸勘察工作。

    重视“用户需求”,做好“接诉即办”工作

    每一位市民,均是广州市政排水管网的“用户”。“用户”的需求,就是服务标准。在推进广交会排水保障工作中,广州水投排水公司重视每一位市民的反映,做好“接诉即办”工作。

    4月10日,广州水投排水公司接到市民黄女士经“12345”热线求助,称琶洲展馆C馆下水道堵塞,担心下雨积水影响市民出行,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对这一情况进行处理。接到热线转接工单后,广州水投排水公司立即派员前往现场勘察,对该区域管网进行“深度体检”和加强性清疏,经约6小时作业,共计清洗管段500余米,污水井、雨水收水口等25个,清出落叶、沉沙、淤泥及其他生活垃圾等0.3余吨,确保该处无异常情况发生,保障“整片通”。当工作人员将处理结果反馈给黄女士时,黄女士对处理结果表示认可,并表扬广州水投排水公司的高效处置。

    每小时2300立方米应急抽排能力,守护广交会展馆周边

    “不打无准备的仗”,让广交会排水保障工作在展会开始前已得到充分落实。自4月15日广交会开幕后,更坚实的应急抢险力量将持续守护着广交会展馆周边。

    据了解,在本届广交会举办期间,广州水投排水公司将在会展中心附近每日投入机动巡防组、标准组、大型组共同进行定点布防和巡防,在展馆周边配备抢险工程车、动力站、“龙吸水”大型抽排作业车等专业设备备勤。上述装备,将确保广交会展馆周边的应急抽排能力提升至每小时2300立方米。结合前期的保障筹备和应急演练,广州水投排水公司在本届广交会期间将确保组织领导、人员、责任、措施“四到位”,为广交会安全、圆满、精彩举办保驾护航。

    文|梁怿韬 通讯员 王湘涵 张一凡 林莉
    图|通讯员提供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