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银金租发布ESG报告,做好“五篇大文章”践行社会责任

    4月25日,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国银金租,1606.HK)发布《2024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ESG报告),展示了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实践成果。

    环境篇:聚焦绿色金融,铸就绿色租赁新典范

    绿色环保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过去一年,国银金租深入贯 彻国家“双碳”战略,大力拓展清洁能源电站建设,发力跨境绿色船舶和飞机租赁,并支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产业逐“绿”而行,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

    据报告披露,2024全年国银金租支持的新能源电站装机总量达10394兆瓦,清洁能源电站项目年发电量1947.56万兆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量1668万吨,成功推动多个创新项目落地,包括公司首个增量配电网下用户侧储能直租项目和首笔户用光伏经营性租赁业务。

    助推传统业务绿色转型升级。
    国银金租精准对接传统产业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多样化资金需求,助力企业攻克绿色发展道路上的难关。2024年,公司通过售后回租的金融模式,为天津市某重要化工生产企业提供了近6亿元的资金,不仅盘活了该企业的存量资产,更为其绿色转型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推动清洁能源业务创新。
    2024年,国银金租加大清洁能源领域投放,实现了覆盖风电、光伏、储能、水电等多场景的业务布局。其中,存量集中式光伏项目装机量达4724兆瓦,存量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量达715兆瓦,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引领绿色船舶及航空可持续发展。
    2024年,国银金租持续推进已有船舶的节能改造工作以及新船舶的减排设计要求,新造船舶80%以上均为国内造船企业生产,有力支持了“国船国造”。航空租赁方面,节能型飞机达169架,占比连续七年增加,2024年占自有机队的55%,实现二氧化碳年减排量超110万吨。

    社会篇:践行普惠、养老金融,书写金融为民新篇章

    普惠金融是支持实体经济、服务社会民生的重要抓手。2024年,国银金租践行普惠金融,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普惠车融,服务“三农”等领域持续发力,坚守“金融为民”本色。

    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国银金租工程机械租赁业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灵活便捷的金融服务,新增投放设备超1.5万台,直接或间接惠及超过150多个集团客户。

    发展普惠车融业务。
    2024年,国银金租C端车辆租赁业务惠及10万名终端客户;在B端车辆租赁领域,新能源城配物流车领域累计投放金额超14亿元,新能源物流车累计投放数量超1.2万台,累计服务超500家终端企业及1万多个司机家庭。

    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国银金租投放农机租赁业务量达2.46亿元,直接服务农户超1300家,支持超1400台/套设备投入农业生产,为每位农户年创收2000-5000元,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用心用情为民生。
    国银金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支持教育、环保、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发展,组织了多场志愿活动与公益捐赠,支持青少年教育事业,帮助弱势群体。公司还在国际人道救援中彰显担当,成功救助63名海上遇险难民。

    治理篇:筑牢公司治理基石,护航高质量发展

    国银金租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做好“强合规、防风险、促发展”工作。对内方面,不断推进合规内控管理走深走实,实现业务规范化发展;对外方面,发挥数字化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技术优势,强化公司治理体系建设。

    完善大数据风控体系。
    公司2024年启动了大数据风控平台搭建,持续完善风控指标体系建设,完成超300个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指标及1.2万个第三方外部指标开发;探索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大数据风控模型,相关研究成果获行业认可。

    稳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2024年,国银金租启动新一轮公司章程修订工作,完善公司治理关键性制度;创新建立独立董事履职保障机制并推动落地;设立社会责任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定》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持续完善了治理结构与工作机制。

    强化公司合规体系建设。
    公司推行“稳健、审慎、合规、专业”的风险文化,持续强化合规经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围绕“金融为民”理念,开展了系列主题培训,累计受训人员超1万人/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国银金租将锚定金融“五篇大文章”,坚守“引领中国租赁,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坚定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聚焦主责主业,加快产业融合向纵深发展,开启“数智化”发展的新局面,推动在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承担和公司治理完善方面取得更大成绩,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积极力量。

    (责任编辑:郭健东 )

    【免责声明】【广告】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