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M技术助力,江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节约工期近120天

    无人机实时航拍比偏差

    AI塔吊监测预警防超载

    BIM技术助力,江宁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节约工期近120天

    南报网讯(记者黄晓雅)记者近日从江宁区城乡建设局获悉,目前该区正加快打造区级智能制造企业库,2025年计划入库5—8家企业,为建筑业智能化转型提供更多“江宁经验”。目前,该区4个南京市2024年度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其中,中电建华东科创中心项目(以下简称“中电建华东项目”)4栋研发大楼已全面封顶,玻璃幕墙安装有序进行,施工进度已超80%,预计今年11月竣工。

    中电建华东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6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是中国电建在华东区域的总部办公聚集场所。作为南京市2024年度智能建造试点项目,该项目以工业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为内核。指挥中心大屏上,无人机航拍画面与BIM模型实时比对,进度偏差一目了然;塔吊搭载AI监测系统,实时预警超载、碰撞风险;在生活区域,98间工人宿舍均安装了由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节电系统,可通过人体感应技术及模块,实现无人移动时自动断电的场景应用。智能节电系统上线后,平均单间房节电量46.18千瓦时,用电量下降61.3%。

    BIM技术全程护航是智能制造提质增效的关键。所谓BIM技术,即依托建筑工程的各项基础数据资料,建立专业信息模型,解决施工中设计复杂性、施工难度高等问题。基于该技术,中电建华东项目搭建一体化智能建造管控平台,实现从设计到交付一“模”到底,全程数字化协同,避免了图纸审核、管线拆除返工等实际问题,构建起高效协同的管理体系。项目技术负责人刘超算了一笔账:“截至目前,BIM技术应用已累计为项目降本创效400多万元,节约工期近120天。”

    中电建华东项目等试点项目成为区域推广智能建设“模板”。江宁区城建局产业办负责人王恒亮介绍,江宁区正加速构建智能建造生态,接下来将打造区级智能制造企业库,对符合条件企业、项目给予一定激励政策,包括优先推荐申报省、市级项目试点,给予信用加分等,推动智能建造从“盆景”变“风景”,为建筑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