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徐敏 通讯员 刘鹏志) 春耕时节,江山市凤林镇田间地头热潮涌动。全镇正以“项目化推进、专班化攻坚”的强劲态势,全力开展“多田套合”耕地提质行动。截至目前,该镇已完成全域耕地资源数字化建模,18个行政村涉及耕地的图斑整改率达100%,为全年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每个图斑都是军令状!”在凤林镇“多田套合”作战指挥中心,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村攻坚进度。自江山市“多田套合”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凤林镇迅速构建“1+4+N”作战体系,由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建攻坚专班,18个行政村成立专项小组,形成“镇村联动、全员压上”的责任网络。镇纪委同步推出护航举措,对政策落实、项目资金等进行全程跟进督查,确保项目推进零偏差,资金监管有保障。
面对10029亩的攻坚任务,凤林镇创新实施“一图斑一方案”精准施策。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实地踏勘三维联动,建立覆盖全镇耕地的数字底图,精准识别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等图斑边界。同时,全面梳理全镇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的图、数、库,确保在一个底版上实现“多田套合”。
此外,凤林镇构建比晾晒机制,每日晾晒各村成绩单,倒逼工作节奏。截至目前,该镇“多田套合”项目化功能恢复已政策处理1430亩,新建高标准农田已规划选址1870亩。
“要以‘多田套合’为牵引,深入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政治账’和‘生态账’。”凤林镇党委书记徐亿雄表示,将重点攻坚“底数摸排、业务协同、项目调度、资金筹措、指标盘活”五件事,严守“空间布局、工程质量、监管监督、群众利益”四道关,力争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凤林经验,为江山市耕地保护提供基层实践样板。
.appendQr_wrap{border:1px solid #E6E6E6;padding:8px;}
.appendQr_normal{float:left;}
.appendQr_normal img{width:100px;}
.appendQr_normal_txt{float:left;font-size:20px;line-height:100px;padding-left:20px;color:#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