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到重载车辆通过,振动幅度正常。”在黑龙江大庆高新区化工原料工业管廊项目的监控室里,大屏幕上显示着高新区内多条重要管线的运行情况。
“这是我们和东北石油大学科研团队共同研发的分布式光纤振动监测系统。一旦有施工、挖掘等导致的振动,会自动发出警示,避免挖断、泄漏等事故发生。”大庆东油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凡涛指着实时变动的监控数据向记者介绍,“以前,保障管廊安全要靠技术人员开着车循线‘巡逻’,现在仅用一根不到头发丝粗细的光纤,就能时刻监控管线运行情况。”
从人工巡检到智能监控,体现了大庆市向新质要出路,向转型要空间的发展路径。近年来,大庆市根据特有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放大产业优势赋能新质生产力,并持续深化能力作风建设,从思想观念层面破题推动转型振兴,拿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57项重要科技成果成功转化落地,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200亿元。
“说起转型发展的‘成色’,咱们本地的传统企业既是贡献者,也最有发言权。”大庆油田数智技术公司党委书记杨斌坦言,“作为一家传统电信服务提供商,我们在转型初期面临技术过时、设备老化,资金与人才双双匮乏等不少棘手问题。随着营业额的下降和用户数量的腰斩,转型发展的路子该怎么走,大家伙心里头都不托底。”
为了给有能力推动转型发展的传统企业托底,大庆市增强主动服务企业意识,共梳理出91个市级攻坚难题,各级领导干部领题攻坚,包联企业2.41万户,主动当起了助企“服务员”。
“正当我们两眼一抹黑时,市里的包联干部主动找上了门,介绍了不少发展的新赛道,最终决定利用企业的技术储备重点发展无人机技术。”杨斌说,“为了帮我们走好这条转型路,包联干部主动向相关部门申请简化空域审批流程、规划出专用试飞场地。有些我们想不到的问题,他们都能先一步提出来。”
目前,数智技术公司研制的无人机每天飞行在大庆油田的不同作业区,不间断开展巡检工作,并成功拓展出激光建模、高光谱溢油分析,以及基于人工智能的泄漏检测等多元化应用场景,有力支撑了油田的运行安全。
大庆市开展“学先进、谋发展、促振兴”行动,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负责人现场授课,推出新质生产力、数字经济等21个专业能力培训班,为党员干部在不同领域推动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嫁接可转化的经验范本,使各级干部思想观念不断更新、视野格局更加开阔。
“有了专业知识作支撑,才能为企业乃至整座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精准、到位的服务。”大庆市数据局副局长张国和说,“面对越来越大的云计算和数据传输需求,我们正在持续深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庆华为云数据中心已累计上线1200余台云主机,在东北地区率先建成F5G光纤通信环网,全域通信速率提升10倍、承载扩容40倍。这些24小时不间断传输的数据信息,正是数智赋能大庆转型发展的缩影。”
(本报记者 张士英 本报见习记者 胡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