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小麥生長的關鍵時期。為全力保障糧食安全生產,推廣智能化灌溉技術,4月22日上午,浚縣智能化灌溉暨“一噴三防”現場會在浚縣屯子鎮舉行,對全縣小麥“一噴三防”工作再部署、再動員,確保將病虫害的危害降到最低,把各項措施落細落實,確保夏糧顆粒歸倉。
“智慧灌溉系統讓我們告別了過去憑經驗灌溉的時代。水都用到了刀刃上,也不用人工在地裡跑來跑去開關水閘了。”活動現場,屯子鎮種糧大戶劉連順分享經驗時介紹,“我通過手機App遠程操控智能化灌溉設備,出門旅游時點點手機就把家裡的麥田澆了。大家看看,我這500畝地用上智能化滴灌技術精准補水,目前小麥都出穗了,葉子又綠又亮。旁邊那塊地是沒有用滴灌技術的,小麥下面黃葉較多,上面穗子偏小。”
“俺去年種玉米用了滴灌技術,效果不錯,隨后種小麥時也用上了滴灌技術。”屯子鎮喬村種糧大戶馮學明高興地說,他對今年的夏糧增產很有信心。
“今年,浚縣小麥種植面積達102.5萬畝。經過前期科學、精心管理,目前小麥整體長勢良好,已進入抽穗揚花期。這一階段是開展小麥‘一噴三防’工作的關鍵時期,以小麥赤霉病防治為重點,從今天到月底開展第一遍‘一噴三防’作業。”浚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董文全說,目前,浚縣每天啟用的70架植保無人機可對5萬畝小麥開展作業,預計在4月30日前能將全縣小麥普防一遍。
當天,浚縣農業農村局的技術人員就當前小麥管理要點、小麥“一噴三防”和安全用藥技術進行詳細宣傳指導,並向群眾推廣滴灌節水技術,通過抓點示范防治和統防統治,輻射帶動全縣大面積開展小麥病虫害統防統治和群防群治。
“在浚縣全面推廣滴灌技術尚屬首次,今年推廣面積已達2萬畝。憑借省工、省水、省肥且增產的顯著優勢,水肥通過智能水肥一體機和滴灌管道被精准輸送至小麥根部,實現對養分的高效吸收,避免了傳統灌溉方式造成的水肥浪費,為糧食增產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浚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侯寶華表示,下一步,他們要把滴灌技術推廣到千家萬戶,以更堅決的態度、更有力的舉措,打贏抗旱和“一噴三防”這場硬仗,為全縣糧食安全交出一份滿意答卷。(來源:鶴壁市委宣傳部 作者:肖莉萍 張文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