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阳淮滨:科技赋能精准抗旱 筑牢“中原粮仓”丰产根基

      当前正值冬小麦产量形成关键期,信阳市淮滨县的84万亩优质弱筋小麦进入孕穗抽穗扬花期。面对四月以来降水量较常年偏少的严峻形势,淮滨县创新实施“科技+服务”抗旱模式,通过智能灌溉系统与农技服务双轮驱动,全力保障全县小麦稳产丰收。

      4月17日,在台头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青绿的麦穗正积蓄灌浆能量。田野间,时针式喷灌机划出银色弧线,智能灌溉设备昼夜运转,构建起立体化抗旱网络。

      “我们创新推行‘三看抗旱法’,让每滴水都用在刀刃上。”淮滨县高级农艺师王振旭在麦田现场演示,通过“看天气择机浇、看墒情定量浇、看苗情分类浇”的科学方法,结合土壤湿度传感器数据,将每亩用水量精准控制在30至40立方米。

      在马集镇郭集村的智慧农田,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墒情点位,通过智慧大屏即可获取个性化灌溉方案。

      种粮大户李建国对“科技抗旱套餐”赞不绝口:“农技专家不仅指导我们避开午间高温时段作业,还量身定制水肥方案。这些弱筋小麦虽然‘娇贵’,但在科学管护下,穗粒数比去年增加5%以上。”据统计,通过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淮滨县灌溉效率提升30%,节水200万立方米以上。

      作为全国重要的弱筋小麦生产基地,淮滨县建立“专家包乡、技术员包村”的网格化服务体系,组织100余名农技人员开展“把脉问诊”式指导。在王店乡的万亩高标准示范田,植保无人机进行叶面补肥作业;在芦集乡,自动气象站与灌溉系统智能联动,实现“云上巡田”精准管控。

      “我们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打好‘设备保障+技术指导+智慧管理’组合拳,确保全县小麦稳产增收,全力守护好群众的‘面袋子’和食品加工产业链。”王振旭说。

      碧绿的麦浪中,科技的力量正在续写“中原粮仓”的新篇章。随着智能灌溉系统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深度融合,淮滨县走出了一条“节水增产、科技兴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着“淮滨智慧”。(文 贾晗)

      当前正值冬小麦产量形成关键期,信阳市淮滨县的84万亩优质弱筋小麦进入孕穗抽穗扬花期。面对四月以来降水量较常年偏少的严峻形势,淮滨县创新实施“科技+服务”抗旱模式,通过智能灌溉系统与农技服务双轮驱动,全力保障全县小麦稳产丰收。

      4月17日,在台头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青绿的麦穗正积蓄灌浆能量。田野间,时针式喷灌机划出银色弧线,智能灌溉设备昼夜运转,构建起立体化抗旱网络。

      “我们创新推行‘三看抗旱法’,让每滴水都用在刀刃上。”淮滨县高级农艺师王振旭在麦田现场演示,通过“看天气择机浇、看墒情定量浇、看苗情分类浇”的科学方法,结合土壤湿度传感器数据,将每亩用水量精准控制在30至40立方米。

      在马集镇郭集村的智慧农田,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墒情点位,通过智慧大屏即可获取个性化灌溉方案。

      种粮大户李建国对“科技抗旱套餐”赞不绝口:“农技专家不仅指导我们避开午间高温时段作业,还量身定制水肥方案。这些弱筋小麦虽然‘娇贵’,但在科学管护下,穗粒数比去年增加5%以上。”据统计,通过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淮滨县灌溉效率提升30%,节水200万立方米以上。

      作为全国重要的弱筋小麦生产基地,淮滨县建立“专家包乡、技术员包村”的网格化服务体系,组织100余名农技人员开展“把脉问诊”式指导。在王店乡的万亩高标准示范田,植保无人机进行叶面补肥作业;在芦集乡,自动气象站与灌溉系统智能联动,实现“云上巡田”精准管控。

      “我们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打好‘设备保障+技术指导+智慧管理’组合拳,确保全县小麦稳产增收,全力守护好群众的‘面袋子’和食品加工产业链。”王振旭说。

      碧绿的麦浪中,科技的力量正在续写“中原粮仓”的新篇章。随着智能灌溉系统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深度融合,淮滨县走出了一条“节水增产、科技兴农”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着“淮滨智慧”。(文 贾晗)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