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活看點】
昝偉,重慶宗申動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裝備工程師,從事設備維修、改造工作28年來,在故障診斷、技術改造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曾獲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昝工!3號機床又報警了!”在重慶宗申動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宗申動力”)車間,技術員小王攥著振動監測儀,跑向正在調試設備的昝偉(見圖)。
作為一家專注於動力系統研發制造的企業,宗申動力主要生產制造摩托車、無人機、特種車輛等設備,首席裝備工程師昝偉穿梭在各個不同的車間,努力保障機床穩定運行。
經過檢查,軸承溫度、油壓等常規參數全在閾值內。問題出在哪兒?“跟我來,問題不在機床本體。”昝偉爬上5米高的電纜橋架,一股焦煳味從螺絲縫隙飄出,隻見他用測溫槍對准發黑的接口,“是三相電流失衡引發諧波震蕩,得先降溫再維修。”
2003年,昝偉進入宗申動力,負責設備維修工作。當時,用於控制電機的伺服驅動櫃是國外進口的。“密密麻麻的外文說明書就像一本‘密碼本’。”為了盡快掌握機器的“脾氣”,他逐字查著字典,逐行翻譯並標注中文含義,將每個按鍵功能、部件參數與實際電路對應起來。3個月后,被他標注得密密麻麻的說明書成了工友們傳閱的“教科書”,每個外文術語旁都詳細標注著中文釋義。
從一名檢修“新人”成長為設備維保團隊負責人,昝偉認為技能人才的成長離不開腳踏實地的努力。在28年的工作中,他堅持梳理總結工作經驗,練就了“聽聲辨障”的絕技——僅憑機床運轉時的異響,就能精准定位故障所在的點位。
有一次,高精度曲軸加工線上的機床中,有一台頻發警報,嚴重影響了生產線的連續運行,常規檢查也沒能解決問題。昝偉將目光投向生產線的前端。
“問題會不會出現在送電設備上?”他爬上距離地面4米多的電纜橋架,一一測試配電系統銅排的溫度,以判斷是否存在故障。最后他聞到電纜橋架裡面一個銅排有燒焦氣味,發現銅排也出現了鬆動。昝偉立即決定為通風散熱裝置制作框架,安裝水晶台布制作的擋帘,還對擋帘進行對半片狀切割,以減少空氣阻力,從而讓熱風通過散熱裝置排出,最后成功將設備溫度降了下來。
作為公司的業務骨干,昝偉不僅自身技術精湛,更積極地“傳幫帶”單位裡的年輕人。近5年,他帶出了23名徒弟,其中5人已成長為技術主管。他要求徒弟們每日完成“三個一”訓練:記錄一則故障現象、手繪一張電路圖、復盤一次維修邏輯。
如今,數控機床越來越智能化、自動化、精密化。面對這種趨勢,昝偉正帶領團隊攻關預測性維護系統。焊接參數設定、質量檢測標准、包裝規格與標識……他指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說,“裝備工程師不僅要懂機械原理,還要會解讀振動頻譜、熱成像數據。”
“未來的設備維修,將轉變為集知識、技能與創新思維於一體的綜合性挑戰。而設備維修人才,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能夠深入理解數控機床的工作原理、控制系統及先進制造技術,這是解決復雜故障、優化設備性能的前提。”昝偉說,“隻有潛心鑽研、精益求精,才能緊跟技術前沿,不斷進步。”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8日 06 版)
【絕活看點】
昝偉,重慶宗申動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裝備工程師,從事設備維修、改造工作28年來,在故障診斷、技術改造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曾獲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昝工!3號機床又報警了!”在重慶宗申動力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宗申動力”)車間,技術員小王攥著振動監測儀,跑向正在調試設備的昝偉(見圖)。
作為一家專注於動力系統研發制造的企業,宗申動力主要生產制造摩托車、無人機、特種車輛等設備,首席裝備工程師昝偉穿梭在各個不同的車間,努力保障機床穩定運行。
經過檢查,軸承溫度、油壓等常規參數全在閾值內。問題出在哪兒?“跟我來,問題不在機床本體。”昝偉爬上5米高的電纜橋架,一股焦煳味從螺絲縫隙飄出,隻見他用測溫槍對准發黑的接口,“是三相電流失衡引發諧波震蕩,得先降溫再維修。”
2003年,昝偉進入宗申動力,負責設備維修工作。當時,用於控制電機的伺服驅動櫃是國外進口的。“密密麻麻的外文說明書就像一本‘密碼本’。”為了盡快掌握機器的“脾氣”,他逐字查著字典,逐行翻譯並標注中文含義,將每個按鍵功能、部件參數與實際電路對應起來。3個月后,被他標注得密密麻麻的說明書成了工友們傳閱的“教科書”,每個外文術語旁都詳細標注著中文釋義。
從一名檢修“新人”成長為設備維保團隊負責人,昝偉認為技能人才的成長離不開腳踏實地的努力。在28年的工作中,他堅持梳理總結工作經驗,練就了“聽聲辨障”的絕技——僅憑機床運轉時的異響,就能精准定位故障所在的點位。
有一次,高精度曲軸加工線上的機床中,有一台頻發警報,嚴重影響了生產線的連續運行,常規檢查也沒能解決問題。昝偉將目光投向生產線的前端。
“問題會不會出現在送電設備上?”他爬上距離地面4米多的電纜橋架,一一測試配電系統銅排的溫度,以判斷是否存在故障。最后他聞到電纜橋架裡面一個銅排有燒焦氣味,發現銅排也出現了鬆動。昝偉立即決定為通風散熱裝置制作框架,安裝水晶台布制作的擋帘,還對擋帘進行對半片狀切割,以減少空氣阻力,從而讓熱風通過散熱裝置排出,最后成功將設備溫度降了下來。
作為公司的業務骨干,昝偉不僅自身技術精湛,更積極地“傳幫帶”單位裡的年輕人。近5年,他帶出了23名徒弟,其中5人已成長為技術主管。他要求徒弟們每日完成“三個一”訓練:記錄一則故障現象、手繪一張電路圖、復盤一次維修邏輯。
如今,數控機床越來越智能化、自動化、精密化。面對這種趨勢,昝偉正帶領團隊攻關預測性維護系統。焊接參數設定、質量檢測標准、包裝規格與標識……他指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說,“裝備工程師不僅要懂機械原理,還要會解讀振動頻譜、熱成像數據。”
“未來的設備維修,將轉變為集知識、技能與創新思維於一體的綜合性挑戰。而設備維修人才,必須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能夠深入理解數控機床的工作原理、控制系統及先進制造技術,這是解決復雜故障、優化設備性能的前提。”昝偉說,“隻有潛心鑽研、精益求精,才能緊跟技術前沿,不斷進步。”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18日 06 版)
(責編:秦潔、劉政寧)
OCR:要闻6 人品報 天津大力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 同工匠绝活 看港口流量如何变成经济增量 精心阅读 捕捉声音里的故障线索 邮轮接待薰客人次居北方第 进口冻品规模位居全国第二 智慧零碳“科头能料降低17 不涛会现洪秀柱一行 市场监营总局难出提肿设备安全沙食监管制店 世界最大跨度三塔斜拉桥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