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关支持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效显著

      今年是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十周年。广东省内海关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基本要求,推动广东自贸试验区打造高水平、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10年来,广东省内海关在自贸试验区共推出68项可复制海关监管创新制度,并在全省海关复制推广,占全省可复制推广改革经验的三分之一,有力促进广东自贸区外贸规模不断攀升。2024年,广东自贸试验区进出口7493.9亿元,增长25.6%,占广东外贸总值的8.2%,拉动广东外贸增长1.8个百分点。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工作处处长刘阳介绍,10年来,海关推出监管创新制度覆盖通关便利、保税+新型业态、跨境电商、加工贸易、检验检疫等业务领域,有力支持了跨境要素便捷高效流动,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服务重大平台高质量发展。

      支持跨境要素便捷高效流动。实施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模式,实现大湾区国际港口“枢纽港”航线资源与内河码头“支线港”货源优势互补,货物平均堆存期由原来的5-7天缩短至2天以内,每年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2.2亿元以上。有效提升大湾区物流一体化水平,支持设立机场共享国际货运中心,将广州、深圳、香港机场的航空货栈前置到自贸试验区内综合保税区,航空货物可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综保区 “一站式”完成集拼、安检、打板、报关等手续,企业可节约货物物流时间和成本30%。推动粤港、粤澳海关“跨境一锁”改革升级为“三地一锁”,便利通行港澳地区和粤湘闽20个城市,促进跨境陆路物流便捷流动。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推动检验检疫监管及结果互认,创新实施内地供澳门水产品“三联三同”监管模式,企业出口申报前监管申请批次减少99%,海关查检作业时效提升近58%。2024年,广东省内海关累计供澳水产品2685吨,有力保障澳门居民“菜篮子”安全稳定供应。创新推行供澳蔬菜“属地综合评定+口岸集中申报”,优化91种品类供澳蔬菜的监管工作机制,内地企业属地申报批次减少90%以上,澳门企业在澳申报用时缩短约50%。推动粤港、粤澳货物“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功能上线,推出粤澳、粤港“一单两报”改革,企业录入数据必填项大幅压缩80%以上,每票货物申报时间可节约半小时,大大降低了企业申报差错风险。

      服务重大平台高质量发展。在横琴片区,创新“五维一体”监管模式,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分线管理顺利落地并平稳运行。创新推出澳门居民携带动植物产品便捷通关等“十个首创”举措,服务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力促琴澳一体化水平稳步提升。分线管理实施一年来,海关在“一线”累计监管进出境人员2381.3万人次,进出境车辆254.4万辆次,同比增长30.8%、31.0%;“二线”累计验放出区车辆1936.8万辆次。在前海片区,推动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建设,支持企业打造存储晶圆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助力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2024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进出口电子元件1659.9亿元,增长34.1%。落地全国首个离岸现货交易大豆保税交易库,助力前海打造大宗商品贸易集聚区。支持全国首个绿色智慧港深圳蛇口妈湾港建设,强化智能化技术在海关监管中的应用。2024年,妈湾集装箱码头吞吐量408.3万标箱,同比增长19.6%。在南沙片区,支持全球优品分拨中心、生物医药分拨中心等重点产业发展,南沙综合保税区连续三年发展绩效评估保持全国综合排名A类。覆盖申报、身份验核、税费支付、出口退货等跨境电商全流程的改革“组合拳”,吸引了国内多家大型电商平台相继落户。2024年,南沙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出口270.2亿元,增长13%,南沙跨境电商网购保税业务连续五年领跑全国第一。支持南沙保税融资租赁飞机业务发展,打造华南最大的飞机租赁集聚地,截至目前,已累计吸引100余家相关企业落户南沙,通过保税融资租赁方式进口飞机172架,货值超千亿元。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