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记者从南宁市举行的2024年南宁科技创新发展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南宁市以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频频出招,通过“建平台、强主体、抓攻关、聚人才、优生态”,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展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姿态。
据统计,2024年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总数突破73亿元,同比增长12.3%,经费总额和增加值连续3年居全区第一。全市各类科技型企业数稳居全区首位,其中新增自治区推荐高新技术企业备案471家,保有量超1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080家、占全区37%;新增广西瞪羚企业19家,保有量57家、占全区31%。
2025年,南宁市将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着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实施“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专项,支持半导体、芯片设计及人工智能平台研发等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拓展,支持开发智慧城市、安全交通、智慧农业、医疗诊断、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场景应用。支持“链主”企业、重点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自治区级创新创业平台20家以上。提速推进桂电“113”工程建设,重点支持桂电南宁研究院、广西桂电技术服务中心开展人工智能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
在低空经济方面,目前南宁市已印发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南宁市2025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试点清单(第一批),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区,“低空经济+”创新型应用场景正在南宁市加速落地,南宁市有8个企业和项目入选中国航空学会编著的《2024低空经济场景白皮书(1.0)》中低空经济典型场景参考案例。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起草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从生产制造、科技研发、应用场景等方面给予支持。在人工智能方面,南宁市算力底座领跑全区,已建成总算力规模超1500P。“人工智能+”产业相关高新技术企业超百家,人工智能已赋能智能制造、智慧健康、智慧交通生态保护等多个创新应用场景,正在研究制定南宁市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积极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依托“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首府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