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永创新机制推动提案办理“开花结果”

央广网永州2月19日消息(记者黄珂岚 通讯员陈健林)在2月18日召开的政协湖南江永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一份亮眼的“履职成绩单”引发关注,2024年度立案的91件提案实现100%办复,其中71.43%的民生关切事项得到实质性解决。这组数据背后,是该县创新构建的“全链条”提案工作机制持续发力的成果。

政协江永县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央广网发 陈健林 摄)

去年以来,江永县政协建立“委员选题-专委会论证-主席会议审定”三级筛查机制,组织170名委员开展“行走式”调研。通过“线上问卷+实地走访”收集的236条民意线索中,最终遴选出金融助农、边界交通、医卫提质等9件督办重点提案。特别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河道绿藻治理难题,生态环保界别委员开展为期3个月的跟踪观测,形成含水质检测数据、治理成本测算的专题报告。

同时,该县多元主体共商解题路径,创新搭建“会场+现场”“固定+移动”协商平台,全年开展162场次多层级协商活动。其中“护航千年鸟道”专项监督通过“无人机巡查+村民听证”相结合,推动建立3个候鸟保护观测站;在蔬菜出口产业培育协商中,政府部门、龙头企业、电商平台代表首次实现“三方同堂议事”,促成冷链物流项目629万元专项资金落地。

该县还注重数字赋能提升办理质效,开发提案办理信息化系统,对91件立案提案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管理。针对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等重点提案,建立“一月一通报、一季一督查”机制,县残联通过数据库比对精准确定234户改造对象,创新“施工监理+受益对象”双验收制度。该系统运行以来,提案平均办结周期缩短22个工作日。

建议提案数量大、涉及面广,如何如期答复、按时办结?江永县委、县政府给出答案:政策衔接放大提案效应。县委、县政府将9件重点提案纳入年度督查事项,建立“政协建议-党政交办-部门落实-委员评议”转化链条。县委书记唐德荣批示的蔬菜出口提案,不仅带动1950万元产业集群资金注入,更推动出台《特色农产品出口十条措施》,构建起从基地建设到跨境物流的全产业链支持体系。

据统计,通过提案办理转化的民生实事项目惠及全县12万群众,在基层法治建设、弱势群体保障等领域的41件社会治理类提案,推动建立7项长效工作机制。县政协主席谭美池表示,将探索建立跨省边界协商机制,让政协智慧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