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景区投放“机器腿”辅助游客爬山,深圳野生动物园也有!

2月17日,湖北恩施。景区投放登山辅助机器人,自重仅1.8公斤,可连续走3-5小时,充满电后可使用约14公里,游客装上后,爬山像“飘起来”一样。目前,“机器腿”正处于试运营阶段,预计将投放50台,收费标准预计每台30-40元/小时。

这款“机器腿”和此前泰山率先使用的款式类似。春节期间,泰山游客使用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登山的场景火爆全网,旨在帮助老年人和体力较差的游客更好地体验登泰山的乐趣。

据悉,这款登山“黑科技”网红产品由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的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研发。2月15日,同款产品来到诞生地深圳南山,在深圳野生动物园推出供游客免费体验,用高科技帮助游客轻松游园。

位于深圳野生动物园入口东侧的代步车租赁点,投放有3台外骨骼机器人。装备为穿戴式,由腰部控制设备和绑住双腿的外骨骼组成,年满18岁以上的游客可以凭身份证免费体验,工作人员协助穿戴,并使用其管理员账户扫描二维码启动便可使用。

“它有普通和登山两种模式,提供不同的助力。”在现场,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CEO余运波用App连接外骨骼机器人,为大家做了讲解。

余运波介绍,这套设备自重1.8公斤,配备2块可快速更换的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可以使用4个小时,行走14公里。“为什么它叫机器人?因为它的核心是AI算法,配合人体工学设计、动力以及多种传感器,它能感应人体的动作,依靠灵活、智能性为人的下肢提供助力,减轻双腿负担,从而帮助人登山行走。”

“我们不是要让机器人替换人,而是让人变得更强大。”余运波表示,他们研发外骨骼机器人的初衷是用机器人来增强人类体能边界,其公司产品主要分布在运动健康、工业应用、专业辅助和医疗康复多个领域,以帮助普通人户外登山,协助有步行障碍的老人健康行走,以及在物流、护理行业,帮助人员搬运设备,减轻工作负担。

据了解,肯綮科技进入外骨骼机器人领域已经有10年,余运波坦言是“走了非常艰难的道路。”从康复医学方向开始,肯綮科技摸索研发了很多能够普及大众的产品,“90%没有走出实验室”,最后发现外骨骼机器人在户外登山的场景运用更受用户欢迎。

早在2021年,肯綮科技的少量外骨骼机器人就已经在泰山试用,得到了用户认可,后来经过不断改进与缩减重量,蛇年春节,这款设备在泰山火了,不仅国内各地景区发来邀约,还通过外媒报道,国外客商也纷纷发来邮件咨询。“受制于产能,我们在泰山也还只是试运营,预计在五一黄金可以批量铺开,大约可以推出两三台。”

这款产品因为采用租赁模式,需要相对封闭的环境。因此,在谈到如何在深圳市场进行运用的时候,余运波表示,后期可能会在梧桐山投入使用,“超越泰山模式”,将配合无人机投送,创新开展设备的使用服务。

对于外骨骼机器人在深圳野生动物园的投放运用,该园企划部经理助理刘辉表示,这大大方便了游客的出行,能为特殊人群提供更多的高科技服务模式。“一般游客在园区走马观花看完所有动物,需要三小时,如果仔细看动物行为就要一天,所以有了这款外骨骼机器人,能让游客游玩更为轻松,对于我们打造智慧园区也有帮助。”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自@钱江视频、央视新闻、深圳新闻网)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