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乐山今年将新增农机总动力4万千瓦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李举涛 摄影报道

2月17日下午,乐山峨边彝族自治县新林镇茗新村,两包数十公斤重的农肥“坐上”无人机,穿越陡坡山地,稳稳落在指定位置,整个过程不到一分钟。

这是乐山市农机化工作暨山区马铃薯(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培训会上,农业无人飞机吊装作业的一幕。

马铃薯机播引围观

科技赋能

加快推进山区农机化发展

“这款农业无人飞机最高承重85公斤,可实施喷洒、播撒、吊运等多种作业。”无人机飞手罗亮饶有兴致地告诉记者,相较于传统农业作业,农业无人飞机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和时间的投入,在山地收效尤为明显。

随后,玉米机播、马铃薯机播接连亮相。科技化、机械化的展示,引得参训人员连连点赞,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农业无人飞机吊装作业

峨边彝族自治县地处小凉山腹地,地貌以山地为主,耕地分散、地块细碎、坡度大。“传统农业机械化模式难以复制。”峨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雷平表示,为此,峨边确立了“小而精、特而优”的山区农机化发展思路。

聚焦山区特殊地形,峨边创新引入体积小、重量轻、动力强,履带式、爬坡式等适应性强的小型农机和轨道运输化、智能化农机具。“例如,在新林镇桃花产业基地、杨河乡竹笋产业基地建设山地轨道运输系统,解决高海拔区域果蔬运输难题,运输效率提升5倍以上。”雷平介绍,通过系列举措,峨边彝族自治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显著提升。

立下目标

新增农机总动力4万千瓦

培训会现场

乐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县级干部吕进才介绍,2024年,乐山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9.02%,同比提高6个百分点。“但仍面临农业机械化的难点和堵点。”吕进才坦言,举办此次现场培训会,就是为了加强农业技术交流与推广,提高农民对机械化种植的认识和应用水平,推动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为此,乐山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科科长刘旭东表示,将持续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力度,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当天的培训会上,立下新目标——2025年,乐山将实现新增农机总动力4万千瓦、农机装备1.2万台(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6个百分点。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