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5航站楼将正式投运,作为负责全机场所有航班的运行、调度、指挥的“中枢大脑”——HOC联合运控大厅,已于2月11日0点正式启用,负责全机场所有航型器指挥。
遇突发事件
岛台绿灯会变色警示
新大厅整体面积1700平方米,其中核心功能区的面积约1000平,建设规模居全国前列。近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走进HOC联合运控大厅,与原来的运控大厅相比,这个运控大厅不仅仅是空间的扩大、设备的更新和席位的增加,更核心的是信息系统的全面迭代升级,所有的生产运行数据都可以通过“全和智”的功能实现,并汇集到这个大楼,整个联合运控大厅共新建了75个系统,涉及111个业务流程,引接了涉及民航局、空管、航司的 18大类数据、6400个数据项,所以这里也是名副其实的信息枢纽。
大厅共设置7个岛台,规划了108个席位。整个大厅的业务涵盖了机场运行指挥、放行协调、航班保障、旅客服务、场道协调、运维管理六大功能模块。
“每座岛台都有氛围灯,日常情况下显示绿色,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根据事严重程度、影响范围、涉及单位会显示红橙黄蓝等不同颜色,让大厅能够迅速进入事件处置状态。”运行控中心指挥中心副经理霍静云介绍说,随之各席位有效联动,形成了统一指挥、协同决策、数智运行的全新工作格局,机场资源得到了高效调配,航班指挥更加安全有序。
显示所有飞机实时位置
保障航班更准点旅客少等待
运控大厅大屏上,左上角屏幕是场面监视系统,实时显示所有飞机实时位置,使航班落地后加油、行李、清洁、配餐等保障链条时间更精确、衔接更紧密、效率更高效,解决了地面保障效率和密切衔接问题,实现航班运行更加准点、旅客更少等待。
左下角屏幕则是气象自动观测系统,实时显示西安机场的气象信息,便于随时掌握本场的天气情况。
右上角屏幕显示的是新建大场景摄像机监控画面,通过接入2万路视频监控全景呈现并调取机场各区域实时运行画面,实现了对各区域需关注的异常行为自动识别、精确定位和轨迹追踪,实现了机场全域可视化,构筑起机场全域安全防范体系。
中央大屏幕显示的是实时运行态势,包括航班执行情况、正常性、机位使用、航班保障进度等运行关键信息,有助于指挥调度掌握更丰富信息、更有针对性协同放行,提升航班正常率。
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全面建成投运后,联合运控大厅将更加致力于不断提高机场的运行管理能力和服务品质。
新建能源中心更聪明更节能更高效 机场内四季如春
记者同时还参观了新建成的机场能源中心,这里负责控制机场的水、电、气、暖(冷),是机场能源运行的“智能大脑”,借用科技的手段让机场的能源系统更聪明、更节能、更高效。
能源中心将各个区域的数据集中接入,通过大数据、智能感知系统和模型分析,对不同区域实现统一的调度指挥和标准化管理。“以夏天开空调为例,开得早候机区太凉,开得晚旅客还没感受到凉意就要登机了。”机场能源管理中心负责人张峰说,运行中既要旅客体验舒适,又要节省电费减少碳排,还要运行安全稳定。智慧化控制系统会依据航班离港到港时间、旅客人数、出入口位置、室内温度湿度等信息,通过大数据模型进行预判,提前调整旅客途经区域的温度、照明等,让旅客到达航站楼后拥有更加舒适的体验,相当于有了远程的眼睛和大脑,拥有了更加科学的方法和经验,是一种根据旅客需求及时匹配响应的控制方式。
目前,西安机场三期工程1号能源站已经投用,正在为机场三期东航站区用户提供冬季采暖保障,供热面积105万平方米。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文 赵彬/图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