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冬会很有“科技范儿”

<!--enpproperty 378423152025-02-10 11:10:05.0亚冬会很有“科技范儿”亚冬会,哈尔滨,黑科技看点2149291要闻/enpproperty-->

  【洞见·TMT】

  2月7日至14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在哈尔滨举办。本届亚冬会不仅汇聚了亚洲各国和地区的冰雪运动健儿,更展示了众多令人瞩目的“黑科技”,为冰雪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亚冬会很有“科技范儿”

1月30日,游客在第九届亚冬会吉祥物雪雕旁游玩。光明网记者刘昊 摄

  AI、AR等技术突破演出空间限制

  国产AI大模型生成动态冰雪纹理,AR互动让演员与虚拟极光共舞,裸眼3D技术将冰面幻化为浩瀚星河……2月7日,第九届亚冬会盛大开幕。

  本次开幕式采用8K超清长幅立屏、裸眼3D的全景地屏、光色变幻的雪花穹顶、AR沉浸式视效等高科技元素,共同构成超视距舞台观演效果和多维度立体空间。在天与地的交汇、虚与实的交互、光与影的交织、人与景的交融中,营造出身临其境、创新无限的独特体验。

亚冬会很有“科技范儿”

亚冬会开幕式现场。

  除了主会场,本次开幕式还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设置分会场,科技让跨空间互动成为可能。

  5G、智能超表面技术保障通信服务

  作为体育赛事举办与传播的关键一环,信息通信服务在本届亚冬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助力亚冬会顺利举办,2025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次批复基础电信企业在亚冬会期间使用26GHz频段5G毫米波试验频率,支持围绕8K转播、通感一体、高中低频段协同组网等开展技术验证,为赛事提供强大的通信技术支持。

亚冬会很有“科技范儿”

2月7日,演员在开幕式上表演。图源:新华社

  场馆内的智能设备也离不开稳定的网络信号。为此,亚冬会主办方采用了智能超表面技术。这是一种新兴的电磁波控制技术,通过在物体表面部署微小的结构单元(又称超表面单元),来精确控制电磁波的传播,可增强信号强度,减少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科技成果从高校走进亚冬会

  今年,多所高校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让亚冬会的比赛场馆更加智慧。

  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出我国首台自动化的切冰设备,有人工智能视觉识别实时监测,还有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能确保切出的每一块冰尺寸精准。从前3个人10—15分钟的工作量,现在只需1分钟,效率提升了几十倍。

亚冬会很有“科技范儿”

切冰设备在运转。

  由北京邮电大学相关团队研发的“5G+北斗”广域无缝融合定位技术,可以实现从室外到室内的无缝导航,便捷地把观众引导到座位上,提升观众的观赛体验,助力管理方对于场馆运行和人流情况的实时掌握。

亚冬会很有“科技范儿”

无人机从室外到室内的无缝导航。

  赛场运动员的呐喊声、观众的欢呼与现场广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极其复杂的通信场景,怎么办?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通信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研发的AI端到端语义通信系统,实现了双机高清话音通信的突破,为体育赛事和应急调度提供全新通信保障。

亚冬会很有“科技范儿”

AI端到端语义通信系统实现稳定通话。

  “会唱歌”的公路拨动游客心弦

  在连接哈尔滨和亚布力赛区的亚雪公路上,全线共设计了4段音乐公路,时速60公里保持匀速通过时,能完整地听到公路播放亚冬会的主题曲《尔滨的雪》《塞北的雪》和《祝你平安》。

亚冬会很有“科技范儿”

车辆行驶在“会唱歌”的公路上。

  公路“唱歌”利用了物理学中的振动发声原理。工程师用计算机建模,在不同材质的公路路面上制造出特定的凹槽,凹槽的槽宽、槽间距和槽深根据曲调精心设计而成。当车辆以一定速度驶过这些凹槽时,轮胎与其接触,就会“碰撞”出特定的旋律。

  智能科技助力绿色运营

  “利旧”是本届亚冬会场馆的一大亮点,改造升级以“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作为核心原则,简约但不简单。

亚冬会很有“科技范儿”

新型电动浇冰车在场馆里穿梭忙碌着。

  在保温、照明、制冷等各个方面都大量投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计。环保、节能又高效的新型电动浇冰车取代了以往的燃油浇冰车。数字传感技术的应用,能精准控制场馆能耗,通过智能化管理,优化能源分配。

  新技术、新装备、新体验……一系列黑科技,成了亚冬会的亮眼名片,也助力这座享誉世界的“冰城”以独特魅力书写亚洲冰雪运动的新篇章。

  (撰文:李飞 文章部分综合自央视新闻、科技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电子报、上海证券报、哈尔滨日报等)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