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2月3日电(记者赵鸿宇)“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时光悠悠,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近期重新开街,这段长约2.1公里的街道,春节期间平均每天接待游客25万人次,热闹非凡。
河北邯郸,有“中国成语典故之都”的美誉。历史上,邯郸道是太行山东麓大道绕不开的节点,是明清时期邯郸古城南门通北门的核心街道。春节假期,邯郸道举办“新春漫步邯郸道 一眼阅尽三千年”活动,将成语文化与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融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漫步在邯郸道上,两侧古色古香的建筑,挂满了绘制着成语故事图案的红灯笼;市集上,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剪纸、泥塑等传统手工艺,并将成语故事融入其中;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书写成语佳句,为市民送上新春祝福;孩子们围在讲解员身边,听着“完璧归赵”“毛遂自荐”等成语的故事。
“最近我经常在网上‘刷’到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这里的成语主题元素特别吸引我,趁假期赶紧带孩子来转转。”来自邢台的游客刘晴说,一家人特意在这里租了古装,带孩子“沉浸式”体验成语典故。“回去的路上,孩子一直在复述这些成语故事。”
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春红说,历史上至少有1584条成语和邯郸直接或间接有关,重新开街的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将“邯郸学步”的学步桥、“胡服骑射”的武灵丛台、“秦皇故里”等成语景点“串珠成链”,让游客逛一条街就能实地感受邯郸的成语文化。
夜晚,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以古城墙为背景,举行成语主题灯光秀,将“围魏救赵”“黄粱一梦”等成语故事以动态画面呈现。当灯光秀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视觉盛宴并未结束,上百架无人机从地面缓缓升起,组成“毛遂自荐”等成语的字样与图案,相互交织、如梦如幻。返乡大学生李飞飞说:“看到家乡这么美,特别自豪。我把照片发在了宿舍微信群里,大家都想来玩。”
来自石家庄的游客孙蕾蕾说:“这里的咖啡很有文化韵味,包装上不仅有‘邯郸学步’‘一言九鼎’等成语标识,还可以制作成语拉花。”她要求制作了一个“胡服骑射”的拉花,发到社交媒体后好多人还询问从哪里能买到。
很多成语故事还被巧妙融入景观设计、巡游体验、实景演出中。邯郸道的一处戏台上,演员每天身着特定服装,演绎着“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等经典成语故事,引来不少游客鼓掌喝彩。
“我们在学步桥看到了‘邯郸学步’的实景演出,融合了光影元素,非常震撼。”来自山西太原的游客王峰说。
不仅如此,邯郸道上还有不少店铺别出心裁,巧用成语谐音作为店名,既表达了所售商品的含义,又充满了文化趣味。例如“金邱食悦”店铺,取“金秋十月”的谐音,店里展示了邯郸邱县的特色牛羊肉、红薯、山药、文冠果茶等产品。旗舰店负责人景致说,邯郸道为本地产业提供了一个面向更广泛人群的舞台,让更多人能够了解这些产业,带动本地产业发展。
李春红说,邯郸道不仅成为了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桥梁,也为文旅融合和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邯郸道将继续以成语文化为核心,打造更多富有创意的文化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