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自然的力量:大别山南端,千里整齐如刀切

打开安徽地图,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大别山西接桐柏山,向东延伸,山体在长江西侧忽然悬绝,数千里像被切过一般整齐,陡然进入平原地带。平原和山地在这里被鲜明分割。

这种地理现象很少有,为什么会这样?这主要是因为一条断裂带的存在:郯庐断裂带。

说起郯庐断裂带,可是鼎鼎有名。他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大队通过航磁发现并命名。

郯庐断裂带在我国境内长约2400公里、宽约一两百公里,由于主要在山东郯城和安徽庐江之间,因而统称为郯庐断裂带。

断裂带从湖北,经安徽、江苏、山东,进入渤海,然后穿过东北分为两支继续北上,非常长。它最醒目的地质现象是将大别山-苏鲁造山带大幅度左行错开,而最为人熟知的表征就是在安徽大别山造就千里悬壁。

大体上认为,郯庐断裂带诞生于华北块与扬子板块的拼合旋转,后西太平洋板块相对亚欧大陆的俯冲,导致断裂带大幅北移。

不扯远,回到被切割的大别山。

安徽大别山南麓的悬壁,是断裂带早留下的无数断层中的一个:梅山-龙河口断层。

在安徽,梅山-龙河口断层穿越泗县、五河、嘉山、定远、肥东、庐江、桐城、潜山及宿松等县,全长约500千米。地图上看,呈一道整齐的切口。

它横切了大别山皖南山系,在大别山南部与平原交错处,齐如刀劈斧削。

当然,形成今日这种奇特现象,不光是地质作用结果,还有河水冲刷的辅助。

虽然在今天,长江远离梅山-龙河口断层带,但很早以前,在鄂东、皖西一带,曾经形成了一个古彭蠡泽水域,当时河道不畅,江水潴汇,形成侵蚀作用。

且当时长江支流从大别山南麓流经,经过剧烈地质运动和亿万年流水侵蚀,最终形成了这种奇特景象。

你看,大自然多么神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原文连接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