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票报价不一致是杀熟吗?为何不同用户之间看到的手机报价各不相同呢?线上旅行社(OTA)常常被质疑利用大数据“杀熟”,对此,在4月15日召开的一场发布会上,线上旅行社机票报价系统的相关负责人回应“杀熟”质疑:“我们不制定机票价格,我们只是机票价格的搬运工。”如果不杀熟,为何会产生机票搜索报价不一致的情况呢?线上旅行社表示“机票价格的实时变动才是‘元凶’”。
没有定价权,枉谈杀熟
机票价格越搜越高?两个人同时搜索同一航线竟然结果不一致?
人们以为这样的现象,是平台根据用户的搜索频率、消费习惯等方面,判断用户对于商品或服务需求的迫切程度,进行动态浮动加价的行为。
实际是这样吗?“五·一”小长假公告公布后的1小时里,去哪儿机票的搜索量直线上升,国际航线机票的搜索量达到了以往的10倍。机票价格像“坐火箭”般迅速增长,1000多元的差价就发生在重新刷新搜索的短短零点几秒之间。
这是不是越搜越高的“杀熟”现象?“目前机票的定价权在航空公司。售票平台作为第三方信息技术平台,只能如实展现航空公司或代理商的价格。如果有任何信息展示错误,不仅消费者会来告平台,航空公司也会对平台追责。”去哪儿网机票报价系统产品经理张杨说,杀熟,一是看能力,二是看动力。能力,指的是“杀熟”一方是否有定价权。没有定价权,对于平台而言,杀不“杀熟”都是空谈。
张杨说,没有定价权,售票平台的主要收益来自于航空公司和代理商支付的信息服务费。但根据民航局规定,每张机票售票向航司收取的佣金只能“按每张客票定额支付”,这意味着每售出一张机票,平台赚取的钱是相对固定的。
近日,某杂志《当你的“五一”多出三天假期》一文中,某航空公司的航线收益管理员方先生就承认,他确实在第一时间修改了热门目的地的机票价格。而这就是他们工作的日常,根据用户的需求修改价格——机票被疯抢时放出价格高的舱位、没人买时放价格低的舱位,保证上座率、提升航空公司的收益率。
张杨说,对于大的售票平台来说,让用户买到低价才能带来流量,不赚钱的机票业务承担的是流量入口的战略意义。
此外,在机票市场来说,没有任何一家供应商形成了绝对的垄断,航空公司官网、APP、电商平台、OTA、代理商都成为互相佐证的对标。对价格极其敏感的用户,多平台比价是其订购机票时的常规行为。因此,在机票搜索过程中进行大数据“杀熟”,不仅会受到监管方的严惩,更是一种“自杀”。
为什么还会有人看到不同的价格?
价格变化是元凶
为什么还会有人看到不同的价格?甚至有些低价点进去就没了?
张杨说,这要从机票价格变化的原理说起。一张机票价格大致上由机票、燃油附加费、机场税等组成。其中机票价格主要是由航空公司根据季节、运力、供需关系等因素统一调控。
价格确定后,航空公司会将运价数据,录入机票舱位管理系统GDS,以去哪儿网为代表的售票平台、代理商会从GDS系统查询舱位及价格,并将结果展示在用户面前。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机票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很大,需求量大的时候价格上涨,需求量小的时候价格下调,实时变动。售票平台作为机票价格的搬运工,实时将当前价格展示给所有用户。
以去哪儿网为例,平台覆盖的68万多条航线,每天有上亿次查询量,每次查询,需要搜索平均需要查1万个左右的舱位,对于舱位查询来说,每天就有千亿次查询量。数据会在航空公司、GDS、代理商、甚至GDS与GDS之间流转,每次请求数据都会依据节点的多少,速度有所不同。
传输速度不同,数据返回的快慢也不同,有时一个单向请求就可能长达1分多钟,等到数据全部返回,有可能低价舱位早就售罄。而GDS自身还有一定概率的变价。
这也造成了即便是同一时间段,每一个搜索需求可能出现不同的价格。因为从技术层面看,不存在完全同时同步的搜索需求。同一个航班的同一个舱位,可能在瞬时出现卖出、退票、改签等多种情况。
因此,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低价舱位售完,数据传输快的结果就会显示更高价格舱位的报价;反之,一旦低价舱位支付不成功,或航空公司再次放出低价舱位,数据传输快的结果就会显示更低价格舱位的报价。
(来源:大洋网 全杰 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