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正霖做客人民网《高谈客论》栏目,就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智慧民航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访谈回放
- 主持人
大家好,欢迎收看人民网高谈客论访谈节目。今天做客演播室的嘉宾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您好,冯局长,欢迎做客人民网,先和各位网友打个招呼吧。
- 冯正霖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
- 主持人
冯局长,我们了解到去年12月民航局出台了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纲要,在您看来,什么是新时代的民航强国?我们又该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呢?
- 冯正霖
2018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四川航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的时候明确指出,要继续努力,为实现民航强国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明确提出了建设民航强国的奋斗目标。
应该讲我们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大航空运输大国,但是对于什么是民航强国,的确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回答的一个重大命题,因为这关系到民航业发展的战略、发展的理念、发展的动力以及质量和效益。我们在民航发展中,认真研究民航强国到底有些什么特征,也借鉴了目前世界上航空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和他们的特征,以及我们经过十多年探索民航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经验和我们的奋斗目标,归纳出民航强国应该具备八个基本特征:一是具有国际化、大众化的航空市场;二是具有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型网络化航空公司;三是具有布局功能合理的国际航空枢纽及国内机场网络;第四,具有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体系;第五,应该具有先进、可靠、经济的安全安保和技术保障能力;第六,具有功能完善的通航体系;第七,具有制定国际民航标准规则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第八,具有引领国际民航业发展的创新能力。在这八个特征的前提下,我们也在分析我们到底是属于大国还是强国。经过综合分析,中国民航还是处在一个离民航强国奋斗目标既近又远、既难又可实现的过程中。因为我们有一些特征,比如说大众化、国际化的航空市场、大型网络化公司都在汇集。但是,我们在具有国际民航标准规则制定话语权方面,在引领创新方面确实还有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处在这么一个发展阶段,就是处在一个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奋进过程中,同时这也是一个民航强国特征不断汇集的过程。
针对现在民航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们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结合民航强国建设八个特征和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提出了新时代民航强国发展的战略进程,这就是我们讲的“一加快、两实现”。
“一加快”,就是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们将加快从民航运输大国向民航运输强国的跨越。“两实现”,就是从2021年到2035年,实现从单一的运输强国向多领域的民航强国跨越。从2036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由多领域的民航强国向全方位的民航强国的跨越。 “一加快、两实现”的战略进程是我们实现民航强国的一个战略部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补短板、强弱项”,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
新时代民航强国还需强调发展质量,因为民航强国建设本身还是民航业的高质量发展。什么叫民航的高质量发展?在民航局党组广泛征求意见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民航高质量发展要有五个基本的内涵:
一是发展理念新。就是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在民航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去。
二是发展目标明确。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除了民航强国战略目标以外,我们还会有分阶段的、分年度的工作目标,来支撑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也研究制定了民航高质量发展指标的框架体系,用指标体系来评估、来考核、来引领,而且将来我们在制定民航“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时候,会把这些指标体系引进来,作为民航强国高质量发展重要的指标依据。
第三,发展动力因素。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有强有力发展动力,除了要加大改造提升传统动力以外,我们还要继续发展、大力培育民航发展的新动能,包括新业态。同时,也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民航英雄机组提出的要求为动力,以弘扬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为精神为动力,有这种强大的动力才有冲劲,才有干劲。
第四,发展路径清。在民航发展强国战略进程中,我们一定要找准发展路径。发展路径就是按照现在的部署,首先还是要坚持新时期民航工作总体思路,我们叫“一二三三四”的总体工作思路,就是践行一个理念——“发展为了人民”的理念;坚持两翼齐飞——推动运输航空和通用航空两翼齐飞;坚持三条底线——飞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务;打造三个网络——航线网、机场网、运行信息监控网;补齐四个短板,这里包括空域资源的短板,适航审定能力的短板,服务品质的短板,以及应急处置能力的短板。在发展的路径上,始终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不断地围绕我们新的发展思路提升我们的发展水平,解决我们发展中面临的瓶颈制约。
第五,发展效益好。因为高质量发展最终还是体现在质量效益上,从民航业的角度来讲,评价民航发展质量效益,更主要的体现在:一是安全底线牢,二是运行品质好、效率高,企业主体活力强,效益佳,发展后劲足。我们在实现民航强国的战略目标上,是系统考虑的,而且也要按照总体部署,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一个步骤一个步骤抓好,使我们民航强国走在一个扎实的高质量发展轨道上。
- 主持人
冯局长,根据世界民航组织的预测,我国有望在2024-2025年成为世界最大的民航市场,您怎么看待这一趋势。我们也了解到目前我国人均出行次数是在0.5次左右,中国民航将如何提升服务,吸引更多的人选择搭乘飞机出行呢?
- 冯正霖
应该讲,我们现在确实是第二大航空运输大国,民航在2024-202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场,我对此也不抱怀疑。因为我觉得,一个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航空出行的需求也在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去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206.4亿吨公里,旅客运输达到了6.1亿人次,货运运输量达到738.5万吨。这三个数据近十年来年均增长分别为 12.3%、12.2%和9.1%。而且,我们的运输总周转量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二,离美国第一运输大国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按照这个趋势,2024年到2025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场,这个可能性非常大。我们有这么庞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有14亿人口,现在发达国家每年人均航空出行次数大概是2-3次,我们现在不到0.5,0.45左右,即使按照2021-2035年,我国每年人均航空出行1次,总量也会达到14亿。所以,增长幅度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如何吸引更多的人选择航空出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如果要发展民航业,吸引更多人从民航出行,就要充分发挥民航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大家在选择出行交通方式的时候,第一考虑的是安全,因为安全是旅客出行的基本要求。到2019年2月底,运输航空安全飞行达到102个月,超过了7000万小时,连续16年9个月空防安全是零责任记录。2018年,民航飞行的小时数和架次分别增长8.9%、7.6%,在运行量高速增长的同时,运输航空事故的征候时率和严重事征候万时率分别下降8.35%和30.05%。对民航业来讲,我们始终坚持对航空运输安全隐患零容忍,严控把控风险。大家最近也看到,印尼狮航和埃塞俄比亚航的737-8型飞机连续出现问题,对此,我们及时采取措施,要求国内航空公司暂停该机型的商业飞行,待事故调查清楚,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放行,这实际上也是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负责,对民航业遵守安全隐患零容忍的原则的一个体现。
第二是服务,服务品质的高低也是群众出行选择的方式之一。其中,航班正常率是民航服务品质的牵引指标。从去年开始,我们综合施策,民航航班正常率达到了80.13%,也是近10年来历史最高水平。航班正常的提升,使民航在综合运输体系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前一段时间,由于我们航班正常率不高,很多人宁愿选择高铁,也不来民航,甚至退票买高铁票。去年航班正常率提升以后,我们发现旅客回归的倾向非常明显,航班客座率平均达到83%,这说明只要我们有好的服务品质,就能够吸引更多的旅客到民航来出行,这是从提升航班正常率上讲。此外,我们也在不断推出其他的服务措施。比如:进一步普及旅客出行的信息告知,从旅客购票开始到登机,全过程跟踪航班的信息,发给旅客,使旅客知道自己航班的运行情况;提倡推行无纸化便捷出行,从值机开始一直到登机,全过程无纸化,去年达到2.25亿人次,占37%,今年能提升到70%;推进行李全过程跟踪系统建设,就是你的行李托运以后,通过你的手机绑定,就可以知道你的行李全过程在哪,不会出现人上了飞机不知道行李在哪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国际航线;进一步推行差异化监管,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生物特征的识别等新技术和民航的安保工作相融合,减少旅客在安检排队时间,同时进一步提高我们对安检的准确率。关于大家很关心的手机能不能在飞机上使用的问题。经过去年的探索,我们在飞机上开始推广使用WIFI,去年12家航空公司300多架飞机实现了空中WIFI,今年还会继续加大力度。
此外,今年还将推出一个重要的服务举措,就是开通12336的服务质量监督电话。因为有旅客也反映,经常遇到有些问题向航空公司投诉了,向机场投诉了,但是没有得到回复,或者投诉就石沉大海了,我想这个情况今年会有改变。如果旅客投诉了航空公司,投诉机场有关问题,没有得到答复,你可以拨打这个电话,通过服务质量监督电话,帮助你找到门、找到人、得到答案。但有一个前提,你在拨打这个电话之前,应该先向发生问题的,或者有疑问的机场、航空公司投诉,在他们没有给你满意答复或者没有答复的情况下,可以拨打这个电话,我们来帮你监督航空公司、机场,完善他们的投诉体制、机制,给你一个应该得到的答案。
第三是便捷。在这方面,民航有些什么优势?一是国际出行,我们就有其他运输方式难以替代的比较优势。到2018年底,我们已经和世界上126个国家签署了航空运输协定;国内有37家航空公司安排了国际航班每周5171班,客运大概是4768班,货运403班;通航了63个国家,171个城市。当然,外国航空公司也在飞中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开拓开辟新的国际航线。特别是远程国际航线,构筑一个畅行全球、高效通达的国际航空服务体系。
二是从综合交通的便捷性来讲,我们要发展以机场为枢纽的综合运输体系的构架,能够实现我们和铁路的联运,能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联运。在机场实现零换乘无缝衔接的枢纽,吸引更多的人到了机场不是到头了,你还有枢纽,可以衔接其他运输方式,更好出行。
三是边远地区,为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群众出行提供基本航空服务,解决一些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不便解决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民航在综合运输体系中比较优势的一个体现。像有些地方修条公路、铁路,时间、耗费的精力,以及所付出的成本很高,可能就不如低成本航空公司以通勤航空的方式,基本公共服务的方式来提供。这方面,我们已经在试点,在青海、内蒙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当地的群众也感受到便捷,现在已经离不开了。下一步,我们也会在试点的基础上,争取中央其他有关部委和地方政策支持,进一步扩大基本航空服务的范围,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出行需求。
- 主持人
冯局长,智能化已经成为了全球航空业的价值增长点。中国航空、中国民航,应该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实现更大的发展?
- 冯正霖
以智慧为重要特征的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都在蓬勃兴起,对于民航业来讲,建设智慧民航也是我们必由之路。我理解的智慧民航,就是运用各种信息化和通信手段,分析整合各种关键信息,最终实现对行业安全、服务、运营、保障等需求做出数字化处理、智能化响应和智慧化支撑的建设过程,其典型特征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民航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
发展智慧民航主要抓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是以智慧促安全。我们要利用大数据实现安全风险更高层次的感知、分析、预判及应变能力,安全管理更加系统化、智慧化、全覆盖、数字化。近年来,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SMS)、飞行标准监督管理系统(FSOP)、民航安全警务云平台等信息化技术的支撑下,中国民航的安全记录已跻身世界民航安全先进国家行列。我们始终认为民航的风险无处不在,始终把安全风险作为我们管控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这离不开大数据、信息化技术的支撑。我们将继续完善高效运行、可靠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依靠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防控风险的能力,提高安全监管效能。
第二的是以智慧促运行。在安全的基础上,民航业全链条在实现互通互融的基础上,实现智慧交通、智慧空管、智慧机场、智慧保障,对运行和管理效率有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新技术在运行领域应用,我们要稳步推进。我们将充分利用更多的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决策的最大化,以信息化提升行业整体运行效率。
第三是以智慧促服务。因为服务品质是吸引旅客选择民航出行的一个重要的考量。为旅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也离不开信息化技术支持。比如刚才讲的信息告知、无纸化出行、行李监控、自助值机。大家现在也可以感觉到,对民航来讲,智能化出行的服务水平现在是不断提升的。去年,包括在32个千万级机场在内的200多个机场已经开始实行了无纸化出行;我们在安检过程中采用的人脸识别,现在只需要2秒钟,准确率能达到99.8%,大幅度地提升了安检效率。将来,我们还要继续改进,比如说在我们的服务模式上,在机票的改签、中转、移动互联网平台、行李运输等关键环节,以信息化技术为主支撑来提升服务品质。
现在民航的智慧建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这不仅有发展的需求作为动力,同时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也给我们提供了这种条件。所以,我们想,要把智慧民航发展作为今后发展的一个主导方向。今年5月份,我们将举办第十届中国民航发展论坛,这届论坛的主题就是“智慧民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民航的高质量发展”。我们会借助这个发展论坛,集思广益,集中大家的智慧,来为我们智慧民航发展出谋划策,也希望广大网友能够给予更好的建议。
- 主持人
冯局长,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发布以后,明确提出要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并从多枢纽协同、空域优化、设施扩建、临空经济发展等多领域为世界级机场群指明了发展方向。民航局下一步会有哪些举措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建设,以及推动咱们民航的高质量发展呢?
- 冯正霖
您提的这个问题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民航的整体布局中,我们正在打造三个世界级城市群的机场群,这就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湾区要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我想纵观世界发展,只要是世界级城市群,就离不开世界级机场群的支撑。不管是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的纽约机场群、英国中南部城市的大伦敦机场群、法国巴黎的大巴黎机场群等等,这些不同的功能、不同规模的机场,支撑着城市群中不同功能的各类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现在有七个运输机场,包括香港机场、澳门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深圳宝安机场、珠海金湾机场、惠州平潭机场和佛山沙堤机场等,机场的密度在国内是最高的。2018年大湾区五大机场: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机场,旅客吞吐量就超过了2亿人次,货邮量超过了830万吨,这个运输规模在全球的湾区机场群中是第一位的。我们预计到2020年,大湾区的航空客货运需求将会达到2.33亿人次,1000万吨。到2030年达到3.87亿人次,2000万吨。大湾区的航空发展的需求是强劲的,潜力也是巨大的。
面对这种强大的航空发展需求,我们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和广东省政府签署了民航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要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建设。主要开展这么五个工作:
一是加快大湾区机场群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大湾区的机场群,每条跑道大概承载了2200万人次,整个机场的设施都处在饱和状态。为了解决机场容量问题,我们要大力支持、加快推进大湾区机场基础设施的改扩建工程,包括新建香港的机场第三跑道、澳门机场的垂直滑行道、广州机场第四第五跑道、深圳机场第三跑道、珠海机场第二跑道等。通过这样的基础设施改造,五大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包括货邮吞吐量会提高到3.57亿人次,1900多万吨。这样就为我们制定粤港澳大湾区民航机场中长期布局规划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
二是要推进大湾区机场群中的各个机场能够错位发展、良性互动。在机场群中,机场的功能应该有所差异,不能搞同质化竞争。在这个角度讲,我们也需认真分析大湾区航空市场发展的现状、格局,特别是在“一国两制”的背景下,制度的多样性也是大湾区航空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所以,我们想打造大湾区的世界级城市群的机场群,更重要的就是要明确机场群中各个机场的定位,让机场的发展能够紧扣城市的功能、特色,精准发力。
三是加强空域协调和空管协作。目前,大湾区的空域已经是全球最繁忙的空域,2018年日均航班量超过2000航班,逼近了空域容量天花板。预计到2035年,大湾区机场起降架次会达到300万架次,对空管来讲压力是很大的。为此,我们也跟港澳民航部门多次进行了沟通,制定了大湾区模拟仿真空域工作方案,成立了管理技术组,建立了专家定期的会晤机制、日常协调机制和应急联络机制等。未来我们在空域协调和空管协作上,一方面整体筹划空域资源的布局;另一方面也要推进航路、航线结构的调整,实施航线的分类管理,提高临时航线的使用效率,在流量管理、复杂天气保障等方面,能够建立联动的空管运行机制。
四是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的通用航空发展规划。大湾区通用航空是比较发达的,香港、深圳是重要的公务航空的运营中心,澳门到香港,澳门到深圳之间,还有定期的直升机短途运输业务。深圳南头、珠海九洲也是我国重要的海上石油运营基地。在通航发展方面,我们会针对大湾区运行特点,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通航发展规划。特别是对于低空空域的运行环境、直升机机场的布局建设,海关边检配套功能等进行完善,推动建成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大湾区的跨境直升机的服务体系。同时,要加强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等机场的保障能力,支持大湾区公务机业务的发展。
五是推进深度融合、运转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现在,香港、广州、深圳这些大湾区的主要机场,都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地面交通集疏运体系。湾区内形成了发达的高速公路网,城际轨道、高速铁路网,特别是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将香港机场到澳门、珠海机场的时间由原来四个多小时现在缩短到一个小时,正在规划建设中的深中通道也将深圳机场到珠江西岸地区的时间由两个多小时缩短到半个小时。所以,深度融合、运转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条件已经具备。下面,我们还是以机场为中心,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为支撑,扩大和强化湾区内运输机场的服务覆盖度和互动水平。通过跨江的快速通道路、城际轨道交通、海港码头,加强大型机场与附近城市交通接驳,能够拓展航空运输的服务范围。
- 主持人
感谢冯局长今天做客人民网,围绕民航强国,包括民航高质量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分享。谢谢您。
- 冯正霖
谢谢主持人,谢谢网友。
- 主持人
感谢各位网友的全程关注,再见!
来源:人民网-人民视频
主持人:肖懿木
摄 像:呼双鹏
导 播:宁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