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网讯:今年25岁的海航集团是我国40年改革开放的产物,凭借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海航在中国民航改革开放领域创下数个第一,取得骄人的成绩,也在不断深化改革的红利中崛起为大型航空产业集团。
但近年来在快速发展和走出去的过程中,海航对宏观形势判断失误,也使得自身发展逐渐偏离主业,并遭遇了资金流动性问题。
面对困难,海航深刻反思教训,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聚焦航空运输主业健康发展,以壮士断腕之志全力处置非主业资产,持续优化资产结构,系统解决流动性问题,犹如一架抛弃负担的飞机,拨正航向再度展翅高飞。
12月10日于北京举行的民航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上,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受邀作为航空企业代表第二个发言。他说,海航的发展要深深地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当前,海航正加快推进非航空主业资产处置,暂时的流动性问题正在逐步化解;海航将保持从零开始的心态,聚焦航空运输主业,全身心投入到民航强国建设当中,当好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的“排头兵”,用实际行动诠释实业报国的家国情怀。
在危机中不断成长壮大
1991年,19岁的海口妹子沈彩霞如愿以偿,成为即将创建的海南航空公司最早的空中乘务员。如今,46岁的她依然活跃在一线,是海航首批空乘中为数不多仍在“飞”的人。
“1993年,海航第一架飞机买回来时,大家激动得热泪盈眶,海南终于有了自己的航空公司。”沈彩霞说。
海航的诞生和发展与改革开放,以及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密切相关。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受地理和经济条件限制,海南省没有一家属于海南人民自己的地方航空公司,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受到很大阻碍。在这样的背景下,海航肩负起了海南人民通往世界的航空梦,创办了海南本土的航空公司,并于1992年10月率先完成股份制改造,成为中国民航第一家通过规范化改造的股份制企业。
海航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创业之初,资金问题就困扰着海航发展,陈峰多次进出美国华尔街,经过多轮艰苦谈判,终于募集到资金2500万美元。海航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航空公司,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世纪初,民航局对民航企业进行大规模重组,组建三大航空集团,占到了当时航空市场80%以上的份额,像海航这样的地方航空公司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随时有被“吃掉”的危险。
面对挑战与机遇,2000年元旦,通过内部战略性重组,海航集团正式成立,开始向机场、物流、航空租赁等相关行业拓展。
但紧接着又一场危机袭来,受“9·11”事件和“非典”影响,全球航空业几度萧条,旅客同比下降80%。面对危机,海航人在恪尽职守,继续保持安全运营纪录的同时,也开始全面转型发展。
“在海航发展历史上,我们一次次经历危机。战胜了危机,才逐渐发展壮大的。”陈峰说,“海航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和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历史机遇,也受益于‘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更得益于历届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呵护和900多万海南父老乡亲的关心支持,正是有了这些强大的后盾,海航才有不断战胜困难的底气。”
25年后的今天,海航创造了以海南航空为代表的世界级民族航空品牌,连续8年蝉联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管理运营飞机1500多架,开通国内外航线2000多条,在海南运营管理4家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4000万人次,累计为国家纳税600多亿元。
累计出售近3000亿非主业资产
航空业是一个风险大、收益薄的重投入行业。近年来,海航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对宏观形势出现判断失误,自身发展偏离了主业。
陈峰坦言,海航在快速发展全球布局的过程中,速度和节奏都出现了问题,没有预计到环境变化以后可能带来的结果。“多方面因素叠加,特别是对大势的变化没把握准确,等反应过来时已经来不及了,遇到了严重的资金流动性问题。”
今年7月,海航集团重要创始人王健突然离世,加上前期发展中所积累的问题一并暴露出来,海航遇到了发展历史上最具挑战的时期。
此时,海航既要强有力地把住航空安全闸口,不能出半点差错,还要处置非主业资产为转型发展做好准备。
陈峰说,自今年6月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有力帮助下,在各金融机构的支持下,海航“壮士断臂”,迅速采取了一系列转型举措,坚决贯彻落实“聚焦航空运输主业、健康发展”战略要求,全力处置非主业资产,持续优化资产结构,系统解决流动性问题,确保航空安全,保障生产经营稳健发展。
据介绍,目前海航已累计出售近3000亿元规模非主业资产,各项业务平稳运行,获得了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的肯定。旗下渤海金控、海南航空等顺利发行逾十期债券,发行规模逾70亿元;旗下航空公司也获得了各地方政府扩股增资支持。今年11月,集团旗下海航控股向以国家开发银行为牵头行及代理行,以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5家银行为参贷行组成的多家银行申请了75亿元贷款——这一系列举措,对海航聚焦航空运输主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困难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12月,海航集团与首旅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未来双方将结合政府、资本的力量以及海航在航空方面的管理优势,大力发展航空主业,做大做强首都航空。
“海航遇到的困难是发展中的困难、前进中的问题、成长中的烦恼,一定能在发展中得到解决。”陈峰说,回顾海航25年的发展历程,遇到过很多沟沟坎坎,一路走来离不开党和国家的关怀,“我们发展壮大的历程和屡次渡过难关,就是党和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最生动案例,也是改革开放40年来、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年来的缩影。”
当好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排头兵”
海航依海南而生,伴海南而兴,海航的发展始终离不开海南。在改革开放40年与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海航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既是开拓者,更是受益者。
陈峰说,海南是海航的大本营,无论海航长多大,永远是海南人民的儿子;作为海南本土企业,无论海航走多远,根永远在海南。“海航的根和魂都在海南,我们时刻不忘积极回馈这片热土。”
据统计,25年来,海航在我省累计纳税总额200多亿元,多次获得“年度优秀纳税企业”称号。今年前10个月,海航集团在我省实现收入超过900亿元,提供就业机会超过3万个;助力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在世界各类重大活动中宣传推介海南,助力海南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
同时,海航搭建起服务海南对外开放的“空中通道”。25年来,旗下航空运输企业为海南带来旅客超过2亿人次;管理的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三沙永兴等4家机场,累计旅客吞吐量近3.5亿人次。截至今年10月,海航在我省投入飞机135架,运营航线328条,实现旅客运输量逾1700万人次,牢牢撑起我省航空市场的半壁江山。
此外,海航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回馈海南人民,坚持15年在海南打了一百口“至善井”,让30多万乡亲喝上甘甜井水;海航·宝岛助学金项目已资助海南近1000名大学生。
今年中央赋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使命,而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互联互通是关键,交通运输是基础。航空运输在构建国际运输大通道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为此,海航将持续投入资源,大力拓展国际航线,投身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构建支撑海南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达通畅的航线网络。
据悉,海航以海口、三亚两个国际机场为支点,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空中枢纽。目前已开通海南往返泰国、意大利、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的航线共计14条;并开通了海口—重庆—罗马航线、海口—悉尼、海口—墨尔本直飞航线,填补了我省洲际航线网络的空白。
未来5年,海航计划新增40余条海南始发国际航线,分三阶段将海南地区的国际航线数量提升至56条,将海口打造为面向日韩和东南亚的国际门户枢纽,适时开通三亚至重点东南亚城市航线,辅助海口国际枢纽建设。此外,海航还将在基础设施、离岛免税、机场运输、教育医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等方面全力助推海南自贸区、自贸港建设。
今年6月,海南省委、省政府决定设立海口江东新区,将其作为建设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点先行区域,海航集团积极响应,依托美兰机场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汇聚多元优势产业,成为引领海口江东新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目前规划建设中的美兰临空产业园,一期总规划面积9500亩,总投资约300亿元,将重点发展航空维修、航空租赁、航食加工、航空智造、航空运营基地等航空上下游产业及物流仓储、跨境电商、冷链等现代物流产业。
同时,海航正在加快机场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的提升,推进海口美兰机场二期扩建工程、三亚凤凰机场三期工程等重点项目。目前美兰机场二期已完成飞行区工程跑道及中心区钢结构屋盖工程封顶,计划于2019年10月投入使用;凤凰机场新扩国际航站楼也已于今年9月正式启用,可满足凤凰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500万人次的保障需求。
(作者:《海南日报》邵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