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了《河北省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使得备受争议的京津冀地区民航发展格局、北京第二机场的发展前景等关系民航十三五发展的重大问题得以明朗,也为讨论这两个问题提供了明确的依据。根据《河北省雄安新区规划纲要》:
雄安新区建设的使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发展新的两翼,共同承担起解决北京“大城市病”的历史重任。其历史意义在于:(1)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2)培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形成新的区域增长极;(3)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4)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规划的范围与目标:规划范围包括雄县、容城、安新三县行政辖区(含白洋淀水域),任丘市鄚州镇、苟各庄镇、七间房乡和高阳县龙化乡,规划面积1770平方公里(中共中央
国务院批复为启动区面积20至3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划形成“一主、五辅、多节点”的新区城乡空间布局。“一主”即起步区,选择容城、安新两县交界区域作为起步区,是新区的主城区。“五辅”即雄县、容城、安新县城及寨里、昝岗五个外围组团,与起步区之间建设生态隔离带。“多节点”即若干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目标是要建设成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
规划的产业与实现路径:明确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等五大产业。具体实现路径,先期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主:重点承接著名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医疗健康机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软件和信息服务、设计、创意、咨询,以及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高端服务业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节能环保、高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关村科技园雄安新区分园等。
规划的综合交通体系:分别构建“四纵两横”的区域高速铁路交通网和“四纵三横”的区域高速公路网,以及“两主两辅”的交通枢纽。“四纵”高速铁路为京广高铁、京港台高铁京雄-雄商段、京雄-石雄城际和新区至北京新机场快线;“两横”高速铁路为津保铁路和津雄城际-京昆高铁忻雄段。“四纵”高速公路为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京雄高速(含新机场北线高速支线)、新机场至德州高速;“三横”高速公路为荣乌高速新线、津雄高速、津石高速。“两主”枢纽为雄安高铁站、城际站;“两辅”枢纽为白洋淀站、白沟站。
依据上述规划,时间跨度到2035年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可能对中国民航产生如下影响:
第一:关于北京第二新机场的定位。雄安新区是要建设成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新增长极,其主要交通国际化的依托将是北京二机场。因此,从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来看,北京第二机场无疑需要定位为国际航空枢纽,这将极大考验行业管理部门对北京两大国际机场的分工引导与资源分配的管理能力。
第二:对地区民航市场需求的影响。规划时间是到2035年,可以简单理解为十三五与十四五时期的主要任务是起步区的建设,同时兼顾辅助区与特色小镇的建设。因此,根据《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人口密度控制要求(1万人/平方公里),到2025年,可能就会形成一个100万人口的新城(起步区),到2035形成至少2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当然,如果考虑流动人口因素,这个数据至少会在两倍以上。由于规划与建设的高起点与高要求,其需求估算至少需要以目前京津冀地区的人均出行次数的两倍衡量(1.48次),起步阶段能够由此带来的航空出行量约为150万以上,中期能够带来约500万以上的航空出行量。
第三、对北京第二机场的市场贡献。机场的地面辐射能力主要依托其综合交通体系。根据规划纲要,未来的雄安新区,通过高速铁路网络,能够实现20分钟到北京新机场,30分钟到北京、天津,60分钟到石家庄。通过高速公路网络实现新区60分钟到北京、天津,90分钟到石家庄。这就意味着,从地面综合交通网络来看,北京第二机场对雄安新区的辐射力将远远超过其它机场。因此,可以简单的设想为,雄安新区的国内出行需求,80%以上将选择北京第二机场;国际出行需求,将会因为航线差异而形成明显的分化,初期首都机场的竞争力将不可动摇。
不过,上述分析仅限于对规划纲要的理解。事实是,建设与规划即使是协调一致的,也存在着较大的动态性。未来京津冀地区民航市场发展格局将如何演变,北京两枢纽的定位是否能够如期实现,都有赖于雄安新区的历史使命是否能够有效实现。因此,今天的争论与分析,只能为初期的决策提供依据,选择在北京第二机场发展的企业,还需要作好动态政策审计与灵活决策的战略准备。
(航家作者:邹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