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宽体大飞机任务艰巨,将配新发动机

俄罗斯总统普京2014年访华期间,俄中两国签署了联合研制中远程宽体客机的备忘录,俄罗斯联合飞机制造集团公司(UAC)将携手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COMAC),在上海生产远程宽体客机。目前该项目已取得初步成果,但面临的科研任务依然艰巨,未来的市场竞争也将十分激烈。

初步成果

2016年7月,俄中双方组建发动机联合研制团队,并于当年11月在珠海航展上展示了飞机模型。据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经济系主任亚历山大·季莫菲耶夫(Aleksandr Timofeev)介绍,今年4月确定客机数据之后,设计了飞机理论外形的3D模型,制造了机翼模型,并对客机所有性能的计算数据进行了优化。今年5月底,UAC和COMAC在上海成立了俄中国际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CRAIC),负责宽体客机的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其中,UAC将负责开发设计,COMAC将负责生产。预计280座型号的飞机将在2020年年中或年底做好运营准备,2023年实现首飞,2026年交货。

对于目前的项目进度,Finam管理公司高级专家德米特里·巴拉诺夫(Dmitry Baranov)说:“双方已确定合作形式和方案,以及飞机的初步性能,并且已知飞机将使用大量复合材料。”他说,联合项目将参考市场上已有的宽体客机设计和生产经验,同时提高新飞机的相关性能,以使其能同已有客机竞争。

雄心勃勃

除了280座、航程1.2万公里的280座基础型号,联合项目还将研发230座和320座的机型。巴拉诺夫表示,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世界市场对宽体客机都存在需求,这就为新型宽体客机创造了一定的前景。

季莫菲耶夫表示,新飞机的效率将比世界上其他同类产品提高至少10%。这是因为新飞机将配备新型双涵道发动机,此举将大大降低飞机的运营费用。同时,飞机将采用最新一代复合材料,这也能提高新飞机的效率。他表示,根据初步估算,飞机的研制费用将达到130亿至200亿美元。

TeleTrade集团公司高级分析师马克·戈赫曼(Mark Goykhman)表示,研发计划雄心勃勃,并已经取得初步的经济论证。飞机价格确定为1.135亿-1.178亿美元,也就是在效率提高10%-15%的同时,价格将降低20%。戈赫曼说,双方计划到2045年,销售约1000架飞机,实现销售收入1230亿美元,利润96亿美元。

竞争激烈

戈赫曼表示,新型宽体飞机将进入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该市场目前完全由波音和空客把持。波音和空客不仅拥有价格优势和运营优势,还拥有先进的飞机生产、销售与维修基地。“开放经纪人”公司总经理宏观经济顾问谢尔盖·赫斯塔诺夫(Sergey   Khestanov)说:“该项目的主要问题是,市场不需要一个技术‘不成熟’的新成员。”

宽体客机项目在融资及项目参与人功能划分方面也存在难题。戈赫曼表示,2017-2018年,俄罗斯通过国家专项计划为远程宽体客机项目拨款74亿卢布(约合人民币8.3亿元),但这对耗资不菲的联合项目来说是无异于杯水车薪。

与此同时,宽体客机本身的市场就比较狭小,虽然中方将负责新型客机的销售,并开放巨大的国内市场,但是戈赫曼表示,市场需求还是会对客机的销售造成影响。他还表示,该项目将不会与中美联合研制的C919中短程窄体客机形成竞争,因为宽体客机的用途和航程完全不同。

虽然面临的挑战还很多,但是中俄专家还是认为,双方能够共同克服这些困难,成功研发和销售新型客机。“研制这样的客机困难重重,但俄罗斯和中国可以做到,并与市场现有机型形成竞争,”巴兰诺夫说道。(本文刊载自《环球时报》“透视俄罗斯”专刊,内容由《俄罗斯报》提供。

1022680929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