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网讯: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以下简称“国际航协”)预计,2035年,全球航空客运量将达到72亿人次,是2016年航空客运量(38亿人次)的近两倍。国际航协在《未来20年航空客运预期报告》中指出,客运需求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7%。
国际航协理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德•朱尼亚克(Alexandre de Juniac)先生说:“人们渴望飞行。未来20年的航空旅行需求将翻一番。如果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能交换、探索、分享创新和经济繁荣为人类带来的惠益,整个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重心东移,发展中市场将成焦点
航空客运预期报告显示,亚太地区是推动航空需求增长的最大动力。未来20年,超半数的新增旅客将来自该地区。2029年前后,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场(根据飞抵、飞离该国及其国内客运量计算)。2026年,印度将取代英国,成为第三大航空市场,而印度尼西亚将取代意大利进入排名前十位市场。与此同时,发展中市场将成为驱动增长的主力。在过去10年间,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客运总量中的占比已从24%飙升至近40%,而这一趋势仍将延续。
排名前十位的客运市场
飞抵、飞离及在区域内的O-D舱旅客行程次数(单位:百万)
风险、挑战和机遇
20年预期报告指出了三个增长预期。核心预期显示客运量将激增两倍,而客运需求年均增长率将达到3.7%。如果贸易自由发展迅速,航空市场需求将是2015年水平的三倍。相反,如果当前贸易保护主义的势头愈演愈烈,需求增长也将随之降温,导致客运需求年均增长率降至2.5%,而2035年的客运量预计只能达到58亿人次。
德•朱尼亚克先生表示:“经济增长是应对当前经济困境的唯一持久性解决方案。然而,我们却看到,政府竖起了贸易壁垒,而不是为其敞开方便之门。如果这一趋势长期不变,增长将放缓,世界将更贫穷。对于航空业而言,保护主义可导致增长减缓至年平均2.5%的水平。这不仅意味着工作机会将减少,还会导致航空业在2035年的客运量仅为58亿人次,而不会是预期的72亿人次。对经济造成的影响也将是广泛而沉重的。”
无论这个预期是否成为现实,增长都对基础设施造成了压力,现有基础设施在应对当前旅客需求时已显捉襟见肘。“跑道、航站楼、安检和行李系统、空中交通管控和其他要素都需要充实,以有效应对不断增长的航空旅客。但光靠航空业一方力量很难实现这一目标,改变规划需要政府、社区和航空业三方开展精诚合作。”德•朱尼亚克先生说。
与此同时,航空业还需要实现可持续增长。各大航空公司支持全球航空运输业碳中和方案及减排计划(CORSIA)。这一标志性协议——各国政府管理全球航空业碳排放量增长的首个协议——旨在于2020年前,实现碳中和增长。“航空业在管理碳足迹方面领先于其他各行各业。航空公司在遵守航空运输业碳中和方案及减排计划的同时,也在与业内合作伙伴及政府合作,发展技术、改善运营、提高基础设施效率。”德•朱尼亚克先生表示。
主要预期(所有数据基于核心增长预期)
快速增长的市场
根据预测期内每年新增旅客量计算的五个增长最快速的市场
- 中国(客运总量13亿人次,新增旅客8.17亿人次)
- 美国(客运总量11亿人次,新增旅客4.84亿人次)
- 印度(客运总量4.42亿人次,新增旅客3.22亿人次)
- 印度尼西亚(客运总量2.42亿人次,新增旅客1.35亿人次)
- 越南(客运总量1.50亿人次,新增旅客1.12亿人次)
就百分比而言,10个增长最快速的市场如下:非洲:塞拉利昂、几内亚、中非共和国、贝宁、马里、卢旺达、多哥、乌干达、赞比亚和马达加斯加。其中每个市场都有望在未来20年,实现每年超8%的增长率,即每10年翻一番。
地区增长
- 飞抵、飞离亚太的航线及亚太区内航线:到2035年,每年新增客运量将达到18亿人次,整体市场规模达31亿人次。其客运需求年均增长率为4.7%,是继中东后增幅第二大的市场。
- 北美地区的客运需求年均增长率达到2.8%。到2035年,该地区将承载13亿名旅客,每年新增旅客达5.36亿人次。
- 欧洲地区增幅最缓,仅为2.5%,但每年新增旅客仍可达到5.7亿人次。整个市场的客运总量将达到15亿人次。
- 拉丁美洲市场增幅将达3.8%,共计可为6.58亿名旅客提供服务。与目前水平相比,该市场每年新增旅客达3.45亿人次。
- 中东市场增幅强劲,达到5.0%。到2035年,飞抵、飞离和区域内各航线的新增旅客预计将达2.58亿人次。阿联酋、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增长势头强劲,分别为6.3%、4.7%、和4.1%。客运总量达到4.14亿人次。
- 非洲增幅达5.1%。到2035年,该地区每年新增旅客达到1.92亿人次,客运总量为3.03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