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网通讯员雷佳龙讯:2018年民航空管系统工作会上,民航局局长冯正霖提出要全面加大强安全、强效率、强智慧、强协同的“四强空管”建设力度,努力实现空管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已经成为了空管行业的首要任务,航空情报也不例外,西南空管局飞服中心通告室在未来发展中要准确把握建设“四强空管”的要求,深入研究、思考和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其内涵和外延。
安全是空管工作的生命线,空管安全不仅是一次次事件结果的叠加,也是一个个阶段性保障工作完成度与实现度的积累表现,不仅仅与个人有关,而且还取决于整个系统。航行通告室目前所存在的短板,就是整个西南地区对航空情报服务的高质量、高增长需求与自身安全保障能力不匹配。摆在西南空管情报人面前机遇与挑战并存,航行通告室应着眼于深挖自身潜力,不断夯实安全基础,首先要着眼于整个地区,不断完善西南地区航空情报质量运行监督体系,通过实现情报服务标准化、流程化来不断提升安全运行水平;其次在“三基”工作中要做细做实,在班组建设、制度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探索出适合情报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三基”工作和安全品质相互促进提升的良好局面;最后,要大力推进无后果违章报告制度,通过不断发现和补齐安全运行中的短板,促进安全运行水平提升。
效率是行业发展质量的重要体现,是空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空管发展的重要任务。目前,航行通告室情报服务效率满足不了用户需求的情况也客观存在。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工作方向,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沟通反馈机制,创新服务方式等,达到情报服务及时、准确的工作目标;其次要不断提高人员技能水平与责任意识,提升工作效率;最后要重视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通过新技术的运用来提升服务效率,满足服务对象日益个性化的服务需求。
智慧是行业发展的时代特征,是空管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空管发展的技术支撑,也是航空情报服务工作“四强空管”建设的着力点。目前航行通告室对行业新技术前沿的关注与投入都有待加强,与国际和国内先进地区在发展水平上还存在差距。对此,航行通告室要把握好基础性研究与前沿性追踪之间的关系,不断跟踪和学习行业前沿的技术和成果;同时加强合作交流,培养人才队伍,在经验借鉴与技术应用中注重本地化;还要鼓励职工勤思考、提想法,让创新成为一种工作习惯与思维方式,提高科室的基层创新能力与活力,以创新为引擎带动情报的强安全与强效率。中国民航AIS向AIM过渡是航空情报业务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三中心项目”建设和“一体化航空情报服务平台”建设是目前西南空管航空情报发展的两大抓手。“三中心项目”建设在考虑设备和基建的同时,更应该规划好相关系统和相关数据在建设后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一体化航空情报服务平台”建设是解决业务发展和服务方式存在瓶颈的项目,在建设中更应考虑运用大数据的综合分析与预测、用户体验和人工智能。
协同是行业系统性运行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空管高质量发展的必要环境和条件。作为内有班组协作、外有与其他运行科室、各原始资料提供部门、航空公司等众多协作对象的航行通告室来说,提升协同能力对航空情报服务的及时高效有着重大意义。提升协同能力,首先是在班组中强化班组资源管理,通过制度和优秀的班组文化,利用好班组运行中的人员、信息、设备等资源;其次,加强调研与沟通,精准掌握不同用户所需要的数据、信息等服务,提升协同效率;再次,重视新技术对提升协同手段和效率的作用,加快原始资料管理系统、视频会商系统等优化协同的平台建设;最后在工作中正确处理与协同单位之间的关系,加强交流和沟通,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全方位、多角度、有活力的航空情报服务体系。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建设“四强空管”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对于航行通告室来说,在“四强空管”的建设中,要牢牢抓住“强安全”这一发展根基,通过“强效率”的转变,在“强智慧”“强协同”的支撑下,不断追求航空情报服务在服务方式和服务产品方面的升级,从而为用户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