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空管全力保障沪兰大通道空域调整方案顺利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网讯:2017年9月14日零时,沪兰大通道空域调整方案正式实施。华北空管局高度重视,成立以空管中心为重点的专项工作组,按照安全、稳妥的原则,围绕六方面工作完成各项准备,确保空域调整方案的顺利实施。

据悉,沪兰大通道空域调整方案实施是民航局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民航干线航路和规划的重点,也是民航空管系统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更好服务空域用户的重要举措。该方案中新辟及调整航线涉及北京区域的共7条,调整航班走向涉及北京区域的共22条。此次空域调整方案过渡期为4天,96小时。

为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华北空管局详细制定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责任分工,认真梳理航线调整对空管运行的影响,详细筛查运行风险,制定了应对措施和处置预案。同时,结合北京区域现行运行情况,充分评估调整方案的运行风险,通过对调整方案的深入研究和模拟机验证,共验证了12种不同的情况可能对运行带来的影响,如:阜阳VOR上空汇聚冲突问题;P62-P402段在扇区边界线附近,可能存在的跨区域指挥问题;A461航班飞行高度转换问题;西风比较大时,在P402转弯可能造成的同高度航班间隔明显减小的问题;区内中小机场航班上升下降问题等等。同时积极主动与周边管制单位开展协调工作,在调整方案实施后航班运行走向、协议移交高度、高低空协同合作等多方面取得了实际进展,与周边单位重新签署管制协议4份,在多项实际运行方案上达成了一致意见。

为保证培训效果,华北空管局向空管中心全体管制员进行空域调整方案的宣贯,积极展开理论及模拟机培训,包括沪兰大通道空域调整相关文件、工作程序、工作协议、风险缓控措施、航路航线调整、班机航线走向调整、运行要求的具体细节以及依据空域调整方案而制定的模拟机培训课程等。其中,理论培训及考核达107人次,共计535学时;雷达管制模拟机培训及考核达72人次,共计216学时,并实现全员考核合格。

9月14日凌晨,华北空管局流量管理部门顺利完成CDM系统升级工作。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升级任务,流量管理室制定详细预案,从6月12日组织下发《沪兰大通道调整方案》以来,流量管理室完成涉及航图要素调整,修订查询工具;通过全员培训、考核、竞赛、回查夯实相关知识;与相关单位对接进行系统测试,完善CDM系统基础数据库。制定相关过渡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升级工作万无一失至流。

华北空管局针对空域调整实施方案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重点考虑了设备故障、飞错航路航线或偏航、军民航飞行冲突以及综合电报处理系统、CDM系统出现问题等情况下的应急处置程序。其中,针对飞错航路航线与偏航事件,明确了与相关军航、民航管制部门沟通的工作程序,例如:在接到上一个管制单位移交的没有FDR的航班动态时,管制席位立即向计划席进行查证,计划席按照程序查证飞行计划后将结果通报相关席位,避免出现误接原本不进入区域航班的情况等。

为检验管制人员在沪兰大通道空域调整方案实施后对新运行模式的应对能力,达到查漏补缺,积累实战经验的目的,华北空管局针对空域调整过渡实施方案开展了桌面推演。演练席位涉及了主任管制席、EC席和PLC席。桌面推演过程按照演练步骤一一设问,参演人员逐一作答,观察人员及时记录,以此帮助管制员熟悉和提高空域调整方案。

在方案实施过渡期间,华北空管局安排骨干人员上岗或备份,确保运行安全,同时积极与军航管制部门协调配合,及时了解区域内训练及转场活动情况,充分评估当日运行难度并及时记录下每日的运行情况,特别是对于不正常情况详细记录,分析原因并总结经验,以保障沪兰大通道空域调整方案实施成功过渡。(通讯员: 文雷 胡彬 叶鹏飞)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