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丰富航空气象探测手段,提高低空风切变、低云低能见度和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积极响应民航局提升航空气象服务能力的要求,民航西南空管局从2015年底开始在昆明长水机场开展了微波辐射计、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等三项气象新探测设备的验证运行,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7年3月14日,西南空管局工会主席牟艳彬带领验证项目组成员向民航局空管办领导汇报了微波辐射计和激光雷达验证情况,验证工作得到肯定。空管办气象处孙启原处长说,西南空管局在新探测设备验证工作方面走了整个民航气象的前面,做了很多开拓性探索性的工作,为整个民航气象新设备的研究应用甚至国产化的推动做出了贡献。作为首次在高原机场安装使用的激光雷达和微波辐射计,通过验证要尽可能全面认识新设备在高原机场气候条件下的性能指标,做好新设备的探测工作,同时利用验证机会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真正落实真情服务,提高气象服务能力的工作要求。
按照《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CCAR-117-R2)的要求,首次应用于民航航空气象探测和观测的设备,应当进行实验运行。长水机场自转场以来,大雾、低云、低空风切变、大风、低温冰雪及强对流天气频发,对飞行安全和效率产生了很大影响,多次的复杂天气造成的大面积航班延误也产生很大社会和舆论压力。因此,为了提高长水机场复杂天气保障能力,加快大雾、低云、低空风切变等复杂天气的探测能力,西南空管局在民航局和民航局空管局等的大力支持下,在长水机场逐步开展了微波辐射计、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等三种气象新探测设备的验证运行。
开展气象新探测设备验证运行意义重大,不仅是为了满足民航局相关工作规则的要求,同时也为民航气象开展新型气象探测设备布局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为民航行业主管部门开展设备立项提供决策依据,也为新型探测建设及业务运行规范标准提供支持。为期一年多的验证过程中,新技术新设备新应用无规章规范可操作,在国内无经验可循,有的设备甚至在国际上都鲜有应用,从设备的选址、安装、调试到软件的功能实现和资料的应用,都需要项目组不断克服困难,开拓创新,目前已按验证大纲顺利完成微波辐射计和激光雷达的验证工作。验证过程中,西南空管局气象部、云南分局相关人员投入了大量精力,同时也发动西南空管局气象专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科研力量共同攻克难关。通过验证,对新设备的性能指标、环境适应性、软件功能、维护维修要求等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对该探测资料在气象业务工作中的作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对于该设备下一步的改进方向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来源: 西南空管局气象部(李毅、袁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