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舱安全需要机组和旅客共同配合

20160628194628_33773

中国民用航空网讯:安全是航空企业的生命线,当前,民航局提出“飞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务”三个底线,安全首当其冲,对于民航人而言,安全不仅是时刻谨记的底线,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客舱安全作为飞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航的整体安全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客舱安全,首先需要客舱机组做好各项安全关键环节管控。执行航班前,客舱机组要熟悉掌握所飞机型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准备会时做好各项紧急情况处置预案;上机后,客舱机组对各项应急设备的存放位置及其有效性进行检查,如:舱门、氧气瓶、Halon灭火瓶、防护式呼吸保护装置、应急定位发射器、救生衣等等。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做到心中有数,第一时间正确判断处置;在旅客登机时,客舱机组需要确认通道及出口处无大件行李,同时对紧急出口旅客做好目视评估和口头评估;在飞行过程中,客舱机组需要注意颠簸时的提醒和管控,同时留意洗手间的使用情况;在起飞下降关键阶段的安全检查,客舱机组还要确认好旅客已执行好各项安全规定。

客舱安全的保证,不能光靠客舱机组的维护和保障,同样也需要广大旅客的支持和配合。以起飞、下降阶段的安全检查为例,这个时间段是飞行的关键阶段,乘务员要对旅客是否系好安全带、调直座椅靠背、收起小桌板、打开遮光板进行检查确认。但是,总有部分旅客在乘务员走开后,又有将座椅放倒或拉上遮光板或解开安全带睡觉的现象。有的旅客,上机后不按照登机牌入座,随意坐在空座位上,完全不顾及飞机的配载平衡问题。更有甚者,在飞行全程中不关手机、在飞机即将起飞或落地的关键阶段发送短信、打电话。这需要乘务员要加强对旅客的疏导,督促旅客配合乘务员的工作和要求,落实好客舱安全规范。同时也呼吁旅客从“我要安全”出发,自觉维护客舱安全秩序和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将客舱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客舱安全的保证,需要同时提高客舱机组和旅客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乘务员是客舱安全的执行者,提高自身安全意识、从过往的不安全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学习业务知识是安全保障的必要前提;旅客是维护客舱安全的参与者和直接受益人,安全意识淡薄会阻碍各项安全规定的落实,只有旅客和客舱机组共同配合,才能使客舱安全得到保障。(周慧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