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内,中国国内将需要3400架飞机,总价值达到3400亿美元。如何才能抓住这一优势产业机遇?记者从上周五(10月30日)的嘉兴・南湖航空产业园建设研讨会上获悉,一个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航空产业配套基地将在嘉兴工业园区内诞生,届时不仅将推动南湖区航空配件产业的发展,还将带动全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根据嘉兴・南湖航空产业园建设规划,这个定位于建设长三角区域大飞机相关产业配套基地的航空产业园总面积约6.3平方公里,东以仁康塘为界,北至新大公路,西至余步公路,南至新07省道。
对于航空产业园的发展前景,嘉兴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善根非常看好。“根据波音公司的预测,未来20年内我国将需要总价值3400亿美元的飞机,成为美国之外最大的民用飞机市场。”他告诉记者,“随着我国2000亿元国产大飞机项目的启动,加上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落户上海,主要面向长三角提供配套服务的嘉兴・南湖航空产业园发展的大好机遇可以说已经到来。”
除了本身具有高科技、高附加值、高产出的产业优势外,航空产业还具有极强的带动性。国际运营经验表明,一个航空项目发展10年后给当地带来的效益产出比为1∶80,技术转移比为1∶16,就业带动比为1∶12,而且对其他产业带动力也不可小觑,其带动领域将包括冶金、化工、材料、电子和机械加工等。
正是充分考虑到了产业园的多种要素,南湖区在制作规划时,将航空产业园分为3个功能区块,分别是用于航空电子零配件生产的科研生产加工区;用于航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航空产品研发的教育科研培训区;用于建设航空专家社区、商业配套、文化休闲娱乐的综合配套服务区。
出于对航空产业园的看好,当天下午的研讨会上,行业内众多专家、学者和客商都纷纷云集,其中既有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嘉兴机场等单位,也有来自中航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等航空产业企业的负责人,共同为嘉兴・南湖航空产业园的建设出谋划策。
“南湖区是个投资的好地方,区位优势特别突出,离上海非常近,政府服务口碑也非常好。”青岛海利直升机有限公司董事长成身棕仔细看了产业园的规划后,饶有兴致地表示。他还建议,能否考虑成立一个南湖航空产业基金。
“有不少企业对航空产业园感兴趣,产业园目前还处于规划阶段,就已有一家以科研为主的相关企业落户。”南湖区经贸局局长许翔表示,航空产业园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航空配件产业将成为南湖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
“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打基础,5年后上规模,8年内要让航空产业在南湖区形成一定的气候。”张善根说。据了解,南湖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计划打造嘉兴・南湖航空产业园,目前5平方公里的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道路框架已基本建成,生活配套设施也都已完备,嘉兴工业园区还专门邀请了多位来自国内知名飞机制造企业的高级顾问前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