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后的美国机场安检

  (作者:李贤华)    安检漏洞无处不在   2006年8月17日,在西弗吉尼亚州亨廷顿的三州机场,一名背着包的女乘客正准备登上前往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的航班。这时,正在进行安全检查的人员突然从屏幕上发现这名女乘客的手提行李中有几个瓶子,这引起了安检人员的注意。机场主管拉里·萨利尔斯说,经过检查后,4个瓶子中有两个被确定含有爆炸物。随后,这名女乘客被“请”到了机场的问讯室,接受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调查。事件发生后,候机大楼里约100名旅客和机场工作人员立即被紧急疏散,而机场的多架航班则推迟起飞。

  (作者:李贤华) 

  安检漏洞无处不在

  2006年8月17日,在西弗吉尼亚州亨廷顿的三州机场,一名背着包的女乘客正准备登上前往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的航班。这时,正在进行安全检查的人员突然从屏幕上发现这名女乘客的手提行李中有几个瓶子,这引起了安检人员的注意。机场主管拉里·萨利尔斯说,经过检查后,4个瓶子中有两个被确定含有爆炸物。随后,这名女乘客被“请”到了机场的问讯室,接受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调查。事件发生后,候机大楼里约100名旅客和机场工作人员立即被紧急疏散,而机场的多架航班则推迟起飞。

  在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一名男子在自己的球鞋鞋底内藏了两枚刮胡刀片,不过,这些危险物品很快就被检查人员发现了。而另外一名男子,则在自己手提包裹中的一个煎锅内,藏了两把手枪。在得克萨斯某机场,有人在自己的手提小型音响中,竟然巧妙地安置了一个9毫米口径的手枪。最奇特的是,安全检查人员曾经在一个女孩子抱的小玩具熊中发现了一把枪。在询问中,小女孩表示,这个小熊是另外一个小朋友在机场的时候送给她的,她并不知道里面有什么。

  在“9·11”恐怖袭击发生后两个月,美国国会设立了交通安全管理局,负责全美机场乘客和行李的安全检查。此前,此类安检都是由私人公司负责进行的,他们常被指责太过松弛。在芝加哥机场,有上百个持假身份证明文件的人,拿到员工安全通行证在奥黑尔机场进出工作,这其中还有23人是非法移民。

  在“9·11”事件后,美国各大机场的安全检查工作都十分严格,一些机场甚至要求旅客脱下皮带、鞋子,交出照相机、移动电话、随身携带的玩具等接受检查。对于这些检查,美国的乘客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在如此严格的审查下,美国机场案件虽然也获得了不小的收获,但是安全问题仍然严重。

  2007年3月、5月和6月,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安检处分别在全美19个机场内展开秘密的安全测试行动。测试报告反映,美国机场的安全检查远不是想像中的“滴水不漏”。机场安检工作中的漏洞让恐怖分子只要利用公开的资讯以及极少的资源就可以对机场造成严重破坏,危害乘客的生命安全。

  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曾发布过一项机场安全检查报告,该报告称,仅在18个月内,美国所有机场共收缴可能被用作武器的物品750万件,其中小型刀具230万件、枪械1437件、裁纸刀5万件。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表示,这些被没收的物件,绝大多数可能都是乘客在没有注意的情况下带在身上的,但也有很多物件,似乎是试图闯过安检登上飞机的。

  搜身检查惹争议

  “9·11”事件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机场首先安装了先进的X光机加强安检工作,但惹来游客的投诉和人权组织的批评。奥兰多机场安装的6部崭新的速描安全1000型机器,其中3部用来检验旅客,旅客可选择是否接受检查,但为了节省时间,每日都约有数以千计的人士接受X光机检查。从旅客扫描的片段中,可以清晰看到被拍摄者的性器官和臀部,有如拍全裸照。从机场公布的一张男性乘客的照片看,监视器显示的画面已超出了人们能接受的范围。机场没有公布女性乘客的照片。但机场的一位工作人员透露说,监视器“显示了所有女人们想要掩盖的地方”。乘客们得知这一信息之后,十分愤怒,纷纷向机场提出抗议。

  2004年9月,俄罗斯发生恐怖分子化装成女乘客在航班上引爆炸弹的恐怖袭击事件,为了避免同类事件发生,美国安全运输管理局规定,所有航空旅客自2004年9月20日起,必须在通过金属探测器之前脱下外套和大衣接受安全检查,而更多的乘客也会被安检人员以手掌拍触的方式,由上到下进行彻底的搜身检查,以确保没有携带爆炸物品。安全运输管理局在5个机场安装和调试了爆炸物检测器。

  据统计,美国机场15%的乘客,也就是相当于每天有30万名乘客会受到安检人员轻拍和用手背触摸上身。他们中有些因为被金属探测器发出警报两次必须接受身体触摸检查,其他的则是由电脑随机挑选出来接受检查的。当时的规定是,对于女性乘客,安检人员用手背沿着乳房之间通过,并沿着乳罩的下缘往下拍。采取此项措施后,数百名女性旅客写信向当局投诉,指责这类检查手法没有必要而且令她们深感羞辱。来自华盛顿的女企业家希瑟·莫勒在波士顿的洛根机场也遭遇了这样一段难堪经历。当时由于其他女性安检人员都忙得不可开交,莫勒不得不同意由一名男保安对她进行二次检查。“他掀起了我的衬衣,然后从裤子往下看。”莫勒回忆说,“我对他说,这样的检查让我感到很不舒服,但是我没有别的选择,否则我就会错过航班。”

  由于不断收到妇女的投诉,美国政府发布命令,要求机场安检人员对女性乘客进行身体触摸检查时,必须避免触及女性乘客双乳之间等敏感的部位。现在检查人员在进行第二次更详细检查时,首先使用手持金属检测器,除非检测器发出哔哔警报声,否则检查人员不会用手拍触乘客上身。除非检测仪器发现女乘客胸部藏有爆炸物,在机场安检部门工作的美国4.5万名透视屏旁检查人员只能沿着妇女胸部周围、腹部后方进行触摸检查。美国交通安全管理局发言人哈特费尔德说,新措施“给某些乘客减轻了焦虑”,同时不会削弱安检的可靠性。除此之外,交通安全行政部门还对机场安检措施作了其他方面的修正。允许乘客在第一部分搜查后放下手臂,让他们比较舒适。

  安检措施的优化与调整

  推行电脑可读护照。自2003年10月1日始,入境美国旅客均要求须持有电脑可读护照(machine-readable passport),无此种护照者一律需获签证后才能前往。电脑可读护照将应用于所有种类的护照,包括普通护照、公务护照和外交护照。通过电脑可读护照上个人信息页下部的两行机读码,电脑可识别该护照的相关信息,入境处和出境处可以扫描此种护照来审验其所载的集成信息。它能快速和精确地验证身份,促进旅客快速通关,并能提前提供旅客信息,以便边境检察官可以在航班到达前对旅客通关做更多处理。
  实行“注册旅客”计划。美国当局最近推出“注册旅客计划”,快速通关保安通行证是其中一部分。“注册旅客”如果通过政府的背景检查、呈上10个指纹存档,以及另外再付一笔费用后,就得以使用一条特别的机场保安通道快速通关。2005年10月首先在5个机场,即波士顿、休斯敦、洛杉矶、华盛顿和明尼阿波利斯机场测试这一措施。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局长霍利说:“我们授权私人企业界来推展‘注册旅客计划’。”他表示,当局将先让10至20个机场参与这项计划,这项计划最终将推展至美国全国机场。

  允许携带较短利器上机。2005年12月,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宣布,放宽“9·11”事件之后实施的飞机乘客行李管制措施,允许乘客携带一些比较短的利器上飞机。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局长霍利说:“金属刀片不到4英寸(10厘米)的剪刀、不到7英寸(18厘米)长的螺丝起子、扳钳、钳子等工具从12月22日起,不再列入禁止物件的名单。在乘客行李中查获的禁止对象当中,25%是这类小剪刀和小工具。”他说,机场保安人员日后可以把更多力量用于搜寻炸药等方面。自“9·11”事件发生后,航空公司换上了更坚固的驾驶舱门,机师携带武器,有些飞机上还有空中警卫值勤。霍利说,不再列为禁品的还包括不锋利的刀子、指甲刀、缝衣针、除毛的夹子和多达4盒的火柴等。

  废除硬性脱鞋安检程序。2003年,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向各地机场安检人员发出新指示,指示他们不要硬性要求在乘客在接受金属探测器检查前脱下鞋子,但可鼓励他们这样做。而且那些不肯主动脱鞋的旅客将增加他们被选择接受更严格的二次检查的几率。运输安全管理局局长霍利在书面声明中说:“我们的安检人员一直在努力工作,以免‘鞋子炸弹’在机场蒙混过关。”安检人员将鼓励鞋跟较厚的旅客及鞋子上有金属件的旅客脱下鞋子进行X-射线检查。运输安全管理局认为,如果旅客主动脱鞋接受检查,机场的检查速度会加快。

  考虑限制携带锂电池。自2005年以来,美国至少有9起飞机上的火灾同锂电池有关。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将在2008年对锂电池上机提出更多的限制。霍利说,该局虽然尚未计划立即禁止旅客随身携带锂电池登机,却已经在研究锂电池对飞机客舱的威胁。火灾安全官员、机师和消费者团体也正在推动关于锂电池的新规定。据知,锂电池内部若密封失效,或以金属同时接触电池两极,电池便会因短路而产生高热。有些低价或仿冒的锂电池没有短路保护装置,危险性偏高。

  试行十指指纹扫描检查。2006年10月,为了加强对外国旅客的安全检查,美国当局宣布将规定外国旅客在入境时须留下10个手指的指纹。按照试验计划,当局将在美国的10座机场安装质量较高的10指指纹扫描设备,代替目前使用的两指指纹扫描和拍照系统。国土安全部的“访问美国计划”行动主任赖特在布鲁塞尔说,新系统也会在几个美国驻外使馆,包括驻布鲁塞尔大使馆试用。那些来自欧盟各国和其他享受美国免签证计划(VWP)的国家旅客,以及需要申请签证才能进入美国的国家旅游者,都需要采集10个手指的指纹。

  大把美元保障安全

  安检调查员发现,在互联网上能够很容易找到制造爆炸物的方法,而且花费不到150美元就可以通过网络,或在当地的商店买到液态爆炸物与液态燃烧弹的组件。在乔装成乘客的调查员进行的多次测试中,“危险人物”还是能够轻松携带足以对飞机及乘客带来灾难的炸弹,通过安检处的监测。在2007年5月8日的一次行动中,一名调查员把一段银质金属放进裤袋里,看看安检处能否监测出来,但在经过一轮搜身及电子手棒检查之后,还是无法监测到他身上带有金属违禁品。

  严重的机场安检问题让政府十分头痛。2008年2月,美国政府宣布将做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机场安保上所进行的最大笔投资。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计划斥资2.5亿美元购置新的机场保安检查器材,这笔款项远高于2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