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历时10年的研发,欧洲空中客车公司设计生产的世界上载客量最大、航程最远的客机A380于2005年4月27日在法国的图卢兹进行了首次试飞,2007年10月25日进行了从新加坡到澳大利亚悉尼市的首次商业飞行,即将在世界范围内投入商业运行。新飞机的投用,给世界各大机场的消防部门带来了新的挑战。
A380载客量达千人
A380翼展79.8米,长73米,高24.1米,净重240吨,最大起飞总重562吨,美国联邦航空局(FAA)和国际民航组织(I鄄CAO)都将其确定为超大型运输机(VLTA)。目前A380主要有两个型号:A380-800客机和A380-800F全货运型。作为世界上惟一采用全机身长度双层客舱、4通道的民航客机,A380是目前世界上载客量最大、航程最远的客机,客舱面积比波音747-400多出50%%,采用标准的三级客舱布局时载客量525人,采用全经济舱布局时载客量853人,由基本型衍生的延长型载客量将达到1000人。
A380与波音747类似的外形尺寸最大限度避免了世界各地的主要机场、航站楼为满足其起降要求而对基础设施进行大量改造,提高了机场的兼容性,也保证了A380顺利投入商业使用。
修订机场应急救援标准
在空中客车公司研发A380的同时,全球各大机场的消防部门以及相关的规范制订机构也在积极应对A380对消防安全保障和灭火救援的新要求。根据美国消防协会(NFPA)相关规范,A380属于第10级的民航客机,针对其特点,美国消防协会航空技术委员会与美国联邦航空局、国际民航组织合作,修订了有关机场应急灭火救援的标准。
专家强调,机场消防部门必须配备适用于迅速接近上层客舱开展灭火救援的特种车辆,并配备用于进入上层客舱开展内攻的专用装备。为此,NFPA《机场灭火救援车辆标准》新增了第5章,对起降A380的机场配备的机场灭火救援消防车(ARFF)提出了最基本的功能要求。根据修订后规定,新型机场灭火救援消防车采用玻璃纤维强化复合材料车身,整车质量减少15%%;其他消防车配备带可刺穿机身的尖型水枪的伸缩臂,以及可以将冷却水注入机身的大流量水炮,在火灾时保护机舱内被困的乘客。
同时,美国消防协会航空技术委员会针对A380的巨大体量、超大载客量对灭火救援装备、人力和灭火药剂的新需求,修订了NFPA《机场灭火救援执勤标准》《机场消防员训练标准》《机场/区域性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标准规范,对灭火救援技战术以及专业化训练提出了要求。世界上各主要机场的消防部门也按照NFPA的相关规定,针对A380的特点配备消防车辆装备、制订应急处置预案、开展灭火救援训练。
需要90秒内全部疏散人员
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全部乘客,是A380设计人员和机场消防部门最关注的问题。2006年3月,在美国和欧盟相关机构参与下,空中客车公司组织在德国汉堡进行了一次A380客机疏散实测,以验证在机舱完全没有灯光照明、全部18个安全出口仅有一半可供使用的情况下,能否在90秒内将全部乘客疏散。在现场实测中,全部853名乘客和20名机组成员在73秒内安全撤离。但是,专家指出,在真正的紧急情况下,人流可能不会如此顺畅,特别是在飞机因碰撞而起火时,由于客舱内的烟、火阻碍和结构破坏,实际的疏散时间可能远远超过90秒。
专家强调,机场消防部门应当调整灭火救援战术,并按照NFPA《救援操作与训练标准》开展专门的疏散救人和灭火训练;同时,机场应当按照NFPA《机场灭火救援操作导则》制订涉及各相关部门的整体应急灭火救援预案。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调集适当的消防装备和人力及早将火灾扑灭,机场消防部门应当配备特制的登高高度7.5米的双层快速接近车辆,便于消防人员同时进入上、下两层客舱展开灭火救援行动,同时,还应配备带可刺穿机身的尖型水枪的伸缩臂,以便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向燃烧的客舱内射水灭火;能够迅速驱散客舱内聚集的有毒烟气的高压风扇也是必不可少的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