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170多个机场均专设驱鸟队保护飞行安全。
《中国民用航空》航采网讯 鸟类在空中活动,与各种飞机发生相撞事故,严重地威胁着航空安全。根据世界各地已发生的鸟撞事故统计,绝大多数事故发生在机场及附近空域。鸟击防范工作是机场保障飞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工作有无成效将直接影响到飞机安全和航班正常。随着对鸟情的深入分析和研究,鸟击防范工作已不局限于驱赶和捕杀,而是逐步转变为从生态学角度综合分析和治理。
课题组经过三年的时间对山东各机场的鸟类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机场及其周边地区的环境与鸟类活动有密切联系,确定鸟类活动的吸引因素,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鸟类多样性和均匀性,为科学有效的驱鸟提供依据,针对不同鸟类制定了各具特色的防治措施。
一、根据植被地形及鸟类分布特点划分区域:
胶东丘陵区:优势种有麻雀,普通种有金翅雀、家燕、大山雀、三道眉草鹀、山鹡鸰、金腰燕、暗绿绣眼鸟、红尾伯劳、灰喜鹊等。斑头鸬鹚、黑尾鸥、红嘴鸥、扁嘴海雀、牛背鷺、白喉针尾雨燕等仅在本区繁殖。烟台、威海、青岛机场均属于此区域。
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优势种有麻雀,普通种有金翅雀、暗绿绣眼鸟、金眶鸻、家燕、金腰燕、火斑鸠、小沙百灵、红尾伯劳、黑卷尾、白头鹎、三道眉草鹀、灰喜鹊、大苇莺等。黑鸛、北红尾、鹌鹑、寒鸦、毛脚燕等仅在本区繁殖。潍坊、临沂、济南机场均属于此区域。
鲁中南湿地区:沿海新生湿地已经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是鸟类南迁北移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栖息地。以环颈稚、铁嘴沙稚、灰斑稚、黑腹滨鹬、黑尾塍鹬、青脚鹬、泽鹬、黑尾鸥、白额燕鸥等为优势种的鸟类群。秋迁徙季节,经常会出现以雁鸭类、鹬类、鸥类为主的上万只集群,是湿地鸟类最集中栖息繁殖区。东营机场属于此区域。
鲁北平原区:优势种有麻雀,普通种有家燕、大苇莺、四声杜鹃、大杜鹃、金眶鸻、金翅雀等。银喉长尾山雀、小星头啄木鸟、白尾海雕仅在本区繁殖。
鲁西南平原滨湖区:优势种有麻雀,普通种有大苇莺、家燕、金眶鸻、黑水鸡、红尾伯劳、火斑鸠、四声杜鹃等。每年秋末至翌春,有大量雁类,途经本区或在此越冬。济宁机场属于此区域。
二、鸟情调查情况:
采用样线法与设置观测点相结合的方式来调查鸟类和数量。每天进行调查,记录鸟类种类、数量、行为特点和环境状况。选用Excel和SPSS统计软件计算种群密度、重要性值、分布系数等参数,分析鸟种情况、区系组成、鸟类多样性、不同区域生境的分布情况等。
通过对各机场的长期观察发现:春季鸟类处于繁殖期,以留鸟居多;夏季气温炎热,鸟类活动较少;秋季鸟类最活跃,经常能看到冬候鸟南迁的情景;冬季又进入活动低谷。由下图可见鸟类数量每年3~5月为上升期;5月中旬~9月中旬为高位稳定期;9月下旬~11月为下降期;12月~2月为低位稳定期。
山东各机场鸟类数量变动规律。
鸟类在早晨和傍晚的活动要比在中午和下午时多,这基本上与气温和光强有关,通常活动高峰期在上午7:00~10:00。鸟类的飞行活动与天气变化有关,夏季连续阴雨后放晴时,鸟类的觅食活动也十分频繁。
三、不同生境中的鸟类多样性:
各机场周围环境基本都包括树林、草地、灌丛、农田开阔地以及村屯,各调查区域内各生境均有分布。对不同生境的鸟类进行群落多样性的分析,多样性估计采用香农-威纳指数(H)作为丰富度和均匀性的综合指标,即多样性指数,通过这一指数判定生物(鸟类)多样性:
H——样品的信息含量,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S——种数;Pi——样品中属于第i种的个体比例。通过统计发现树林的多样性及均匀性均高于其他生境。树林中鸟类分布广泛,该生境适合于鸟类生活,所以防止鸟击的重点应该放在树林中出现的鸟类。
草地、灌丛中植物种类较多,植株低矮且茂密,昆虫、蚯蚓、蜗牛等繁衍,种子和浆果成为鸟类的食物。该类生境中云雀、小云雀、麻雀、家燕、红胁蓝尾鸲、北红尾鸲、金翅雀、田鹀、小鹀等都属小型鸟,其中麻雀、家燕、金翅雀、云雀、小云雀常成群活动。
树林生境是较多越冬鸟类的栖息场所,同时一些山雀类鸟类和啄木鸟在此处觅食,它们常栖息在树杈中间,为夜鹭、白鹭、池鹭提供了较好的隐蔽条件,成为它们的集群栖宿地。乌鸫、斑鸫、鹬类、麻雀、家燕、鹰、鵟等在该生境下亦常见。
村屯生境尽管鸟类密度低于树林生境,但由于村屯中既有高大乔木,可为鸟类提供较好的隐蔽场所,而且贮存的牲畜饲料,人类食品残渣等又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这里又聚集有一些冬季伴人鸟类如家鸽、树麻雀等。
鸟类种数和密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春季(5~6月份)和秋季(9~10月份)出现两次高峰,而冬季种类和数量均较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山东地区鸟类候鸟种类较多,而在候鸟类中夏候鸟和旅鸟占其中绝大部分(占65.7%),而冬候鸟和留鸟所中比例很小(仅占34.3%),而迁徙途经本区的旅鸟使得春、夏两季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达到高峰。
四、机场主要威胁飞行安全的鸟类:
喜集群的雀形目鸟类,主要包括百灵科、燕科。树麻雀、家燕和金腰燕等都是在空中觅食的猎手,其活动范围广,觅食频繁,飞行速度快,集群性强,经常在跑道上空成群穿梭觅食,雨过天晴后经常落在跑道上休息,对飞机的安全飞行构成相当大的潜在威胁。
昼行性猛禽,主要包括红隼、猎隼和大鵟等。虽然数量不多,但飞行高、速度快、活动范围广。飞行区上空视野更加宽阔,它们特别喜欢在跑道上空容易发现猎物的区域盘旋,他们是对飞机安全飞行构成潜在威胁的类群之一。
夜行性猛禽,主要包括鸮形目鸟类。这类鸟类很特别,白天很少活动,经常蹲伏在固定的栖止处,对飞机的安全飞行影响不大,但夜间活动很频繁,对夜航的飞机影响很大。
雁鸭和鸻鹬类。这类鸟在跑道两侧的草地中觅食,这些鸟类性机警一旦遇到外界干扰,立即起飞且飞行速度很快。这类鸟也是给飞行带来隐患的危险类群。
五、结合山东各机场的实际情况总结鸟类驱赶措施:
(1)采用物理手段驱赶鸟类。场区内巡逻应灵活使用车载驱鸟炮和猎枪,把驱鸟车涂成警戒色黄色并在两侧画上恐怖眼鹰眼,再结合煤气炮的爆炸声从视觉上给鸟群威慑。风动式恐怖眼与气球恐怖眼的结合使用,利用自然风使恐怖眼摆动给鸟群威慑。
(2)破坏栖息条件迫使鸟远离机场。应迁移苗木林和绿化区,对树木进行修剪,以降低隐蔽度。清理距跑道末端或跑道中心线150米之内的乔木及浓密的灌木丛,以根除鸟类停栖、筑巢繁殖的基本条件。
(3)采用化学手段驱赶鸟类。配置低浓度的氨水,均匀的喷洒在飞行区跑道边缘的草坪上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既可以驱赶飞来的鸟类又驱除草里昆虫和野生动物。
(4)多方位灭虫、灭鼠、灭兔。在对飞行区跑道周边草坪割草后,立即在跑道周边草坪进行喷撒农药灭虫,这时土壤表面野生虫类暴露出来,更吸引鸟类,在多个点放置灭鼠药物和捕鼠夹。选择蒙蒙细雨的夜晚到草坪巡杀野兔也可以结合电击野兔。
(5)布设防鸟网。在跑道和滑行道之间及在距跑道中心线120米处飞行区铺设捕鸟网多张,捕捉效果较好,及时取走被粘住的鸟,及时扶正被强风刮歪的网竿和整理收拾破损的鸟网,记录被粘住鸟的种类和数量,以便掌握各季节鸟情动态。捕鸟网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最好每月改变安装地点。
(6)适当射杀。对聚集的鸟群和“顽固”的鸟种进行适当射杀。扎50个草人摆放在飞行区内,用20根两米高的粗竹竿悬挂20个吊环,每个吊环上悬挂一只被射杀的秃鹰、野鸭等禽类,对类似鸟类起到威慑作用。
六、建议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