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下午,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在成都就民航事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中的作用作报告。李家祥指出,民航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需要各地站在区域发展的高度加以谋划推进。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一个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李家祥认为,民航业可以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抓手,“金融、旅游、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门类‘新、小、轻、便’,特别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尤其适合民航运输”。
据上海市统计,去年民航仅占该市运输总量的0.7%,但由此拉动的附加值却占该市附加值总量的33%。另据世贸组织统计,目前民航约占全球运输总量的15%,而附加值占全球总量近50%。
民航的拉动作用不仅体现于运输效能,更体现在产业集聚上。民航产业链很长,可拉动金融、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原料、冶金等现代制造业发展。李家祥说,江苏淮安机场建成投运3年来,周边聚集了800多家外资企业,为当地贡献了50多亿元的税收。
如何利用好民航业?李家祥认为,首先要解决观念和认识问题,要把民航业提高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第二要统筹谋划机场的综合利用问题。
“回头看历史上修建的一些小机场,有些就没有用好,热热闹闹修机场,综合规划没跟上,周围机场空荡荡,飞飞停停没希望。”李家祥建议,各地规划建设临空经济等新型产业园区,一定要和航空配套,否则客商进不来产品出不去。铁路、公路、水路都要围绕机场构建综合交通枢纽,如果互不联通,综合交通只能相互抵消。城市规划也要遵循机场牵着城市走,城市跟着机场建的规律。
如何发展好民航业?李家祥认为,随着企业准入、机场改扩建、军民机场融合等审批权限的下放,目前发展民航业的主要责任是在各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发展中需要把握两个问题:一是要客观认识民航亏损问题,二是要高度重视安全运行。
李家祥说,现在全国200个机场,大概有50个是赚钱的,其他都亏损,原因或与现有机场管理体制机制有关。机场跑道、停机坪、候机楼等基础设施,目前主要由机场建设公司负债建设,建议纳入公共财政保障投入。关于安全运行,李家祥说,目前,航空事故处理实行属地化管理,地方一定要把航空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抓标准化管理,抓人员素质提升,实现可持续安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