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又多了一个民航机场,或者说得更为严谨一点,是——恢复一个民航机场。那就是龙华机场。
自去年底正式获颁B类通用机场许可证时,就意味着龙华机场恢复为民用机场了。不过,如今的龙华机场与虹桥、浦东两大机场可不太一样哦。这个位于如今市中心徐汇区的机场,目前并不能起降国际国内大中型客机,而是只能起降一些通用航空领域的小飞机。
所谓通用航空,系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
至于龙华机场拿到的这个B类证,应该是符合“具有5-9座航空器经营性载人飞行任务,或最高月起降量达到600-3000架次以上”的机场。
自开通为B类通用机场后,龙华机场一直在进行以应急医疗救援为主的试运行,航班起降并不频繁,一个月在1到2次左右。
据悉,龙华机场正在与长三角地区的通用航空机场保持联络,力争把网络铺开,在打通飞行任务申请、航空管制等环节后再考虑观光旅游等业务。
目前,龙华机场还承接了民航华东管理局正在承担的民航局通航改革试点项目——设立华东通航服务中心。
我国提出要在“十三五”末,通航产业整体规模超过1万亿元的目标。相比目前的百亿规模,通航产业势必在今后几年迎来大发展。
当然,仅仅依靠一些直升机业务,我觉得是不够的。
今年的《维思达公务机用户报告》则显示,作为通用航空一部分的公务航空,正方兴未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钱人不一定非要买私人飞机,包括会员计划、产权共享和按需包机,都能达成可行性方案。
公务机作为通用航空的一部分,其较为大型者,本不在龙华机场这一B类机场的运营范畴之内。但未来还是有可能与龙华有关的。
龙华机场总经理保卫国表示,现在办理通航政务审批业务,往往要跑多个地方、多个部门,将来只要跑一趟政务大厅,甚至在网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就可以搞定,将大大节省通航企业的时间和成本支出。
在展望未来之后,不妨也回首往昔。
龙华机场曾经参与孕育过中国运-10大飞机的诞生,更是中国最早的军用、民用机场。
我国知名飞机设计师沈可正就曾在这里工作多年。他告诉我,作为民航机场,直到1966年,随着客机日益大型化,龙华机场难堪重负,民航客机一度全部转移至虹桥机场起降。
但作为飞机研发、维修基地,龙华机场仍然在发挥作用。
“除了我们5703厂以外,还有民航局102厂这样的单位,当年都在龙华开工。”沈可正回忆,“与位于首都机场的民航局101厂不同,102厂当时主要负责维修国产运-5、苏联产安-2这样的双翼轻型飞机,甚至国民党时代留下来的B12飞机,龙华机场比较适应他们工作。”
初到上海的沈可正,所见5703厂的业务大多是维修杜2、杜4这样的螺旋桨轰炸机。那时候,他先是在5703厂食堂办公,后来搬到这幢民航华东管理局留下来的老楼里办公,国产大客机运-10开始立项的最初几年,他们仍在此办公,搞大客机测绘工作。
随着运-10项目的深入,沈可正随同事搬离这幢大楼,转移到大场。
有着百年历史的龙华机场的故事,绝非仅仅与中国首架大飞机运-10有关。此地龙华镇百步桥一带,民国初年曾是淞沪护军使署的江边大操场,辟建于1915年末。1907年开始改建飞机场,1922年被称“龙华飞行港”。
1927年,当时的陆军第十师因军事训练需要,向国外订购6架飞机。由于装配飞机需要宽阔的场地,因而择定龙华大操场作为飞机装配之地。1922年秋,为存放已装配好的飞机,分别在大操场内建造了6间竹房和3大间瓦房,乃成陆军机场。
1929年6月,此地改为民用机场,并设立了“龙华水陆航空站”管理机构,同年,投入民航运输,著名的“中国航空公司”“欧亚航空公司”即诞生于此。
1935年,一架中国航空公司的DC-2运输机低空掠过龙华宝塔上空
前些年一度被娱乐场所盘踞的龙华机场那栋老楼,当初是在上世纪40年代国民党撤退前开始兴建,后来战事骤起,便无人能顾得上继续施工了。
1949年4月30日,蒋介石在龙华机场召开第二次军事会议,与会者有蒋军将领汤恩伯、陈大庆、石觉及上海战区空军司令毛瀛初等。蒋在此对淞沪防务再作“周密”部署,并训示下属:“坚守上海,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到那时可得到美国的全力支持保护,我们亦会重新光复党国。淞沪之战,事关党国存亡大计,务必尽心竭力。”
然而,不出一个月,蒋介石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上海解放。
如今的龙华机场,度过百年岁月,几经兴废,正迎来又一个发展的大好时机。而上海,又确确实实多了一个民用机场。
(来源:新民晚报)